首页> 中文学位 >晚清官僚集团“以德为师”问题探讨——以军事领域为中心
【6h】

晚清官僚集团“以德为师”问题探讨——以军事领域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 选题意义

1.3 学术史回顾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早期中德关系与晚清官僚集团“以德为师”的兴起

2.1 早期中德关系的演进

2.2 晚清官僚集团“以德为师”的兴起:动因分析

第3章 胶州湾事件前“以德为师”的开展

3.1 胶州湾事件前的中德关系

3.2 购买和仿制德国武器装备

3.3 学习德国军制和聘请德员

3.4 翻译德国军事著作与派遣留学生

第4章 胶州湾事件后“以德为师”的新面貌

4.1 胶州湾事件

4.2 军事上“以德为师”的变化

4.3 《辛丑条约》后“以德为师”活动的持续

第5章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晚清官僚集团的“以德为师”在晚清对外关系中是一个特殊现象,纵观晚清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主要在军事上“以德为师”。晚清官僚集团的“以德为师”以胶州湾事件为分水岭划分为两个时期。因为相似的历史背景、良好的中德关系、精良的德式武器装备及德国积极的态度,在胶州湾事件之前晚清官僚集团开始了以军事为中心的“以德为师”。晚清官僚集团通过购买和仿制德国武器装备、学习德国军制和聘请德员、翻译德国军事著作与派遣留学生全面的学习德国。胶州湾事件后,中德关系迅速恶化,晚清官僚集团开始改变以往军事上全面学习德国的状态,德国丧失了在晚清军事变革中的垄断地位,大批德国教习被解雇。同时,日本逐渐加强其在中国军事中的地位和作用,晚清官僚集团由“以德为师”向“以日为师”转变。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德国以比较“温和”的文化及经济政策代替以往的武力威胁,晚清官僚集团在军事上“以德为师”的活动才继续进行,出现师德与师日并存的情况。但由于日本军制主要学自德国,所以在整个晚清时期中国军事始终被德国影响。晚清官僚集团“以德为师”进行的军事变革,改变了以往清朝传统的军制和练兵方法,宣扬了尚武精神,开启了中国军队向现代化转型的道路,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