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办高校辅导员运用心理辅导的预测因素研究
【6h】

民办高校辅导员运用心理辅导的预测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 文献综述

1.1心理辅导的概念

1.2心理辅导的理论

1.3心理辅导相关因素的研究

1.3.1人口统计学变量

1.3.2个人特质

1.4目前研究所存在的局限

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2.1问题的提出

2.2研究的意义

3 研究设计

3.1研究内容

3.2研究假设

3.3研究方法

4 测量

4.1测量的变量

4.2使用翻译修订的量表

4.3自编问卷

4.3.1问卷的编制过程

4.3.2问卷的预测与项目分析

4.3.3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4取样和测量程序

4.4.1样本的选取

4.4.2样本

4.4.3测量程序

5 结果分析

5.1人口学变量对假设情景与真实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的预测

5.2不同变量对假设情景与真实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的预测

6 讨论

6.1假设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6.1.1人口学变量对假设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的预测

6.1.2其他变量对假设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的预测

6.2真实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6.2.1人口学变量对真实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的预测

6.2.2其他变量对真实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的预测

7 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8 研究特色与局限

8.1研究特色

8.2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心理辅导是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在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中,只有一部分辅导员会有意识的在工作中运用心理辅导。在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中,讨论影响辅导员心理辅导的预测因素比较少。国外的研究者主要从人口学变量、个人特质两方面分析在工作中是否运用心理辅导的区别。本文因为文献资源的局限,参考了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因素研究的相关研究,帮助建立辅导员运用心理辅导的预测因素的假设。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翻译的量表和自编的问卷,以民办高校的230名辅导员为被试在办公室进行集体施测。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索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有影响作用的预测源。研究结果表明: 1.性别这一变量对不同情景下的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表现出了相同的预测作用,即无论在假设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方面,还是在此时此刻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方面,女性都表现出了比男性可能性更高的倾向。年龄和所学专业两个变量对假设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有显著影响。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减少;所学专业偏向文科,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增加。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和所带年级对真实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有显著影响,随着所带年级的升高,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增加。随着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的增加,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降低。 2.五个变量即自我隐藏程度、自我结构、心理控制源、辅导员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辅导员对心理学了解都对假设情景与真实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有显著预测作用。辅导员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在工作中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越高;辅导员对心理学了解程度越深,在工作中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也越高。与此相反,自我隐藏程度越高,在工作中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越低。 3.不同的变量对不同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表现出不同的预测。外控的个体在此时此刻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高于内控的个体,但是在假设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上却低于内控的个体。独立自我结构的个体在此时此刻运用心理辅导的可能性高于内控的个体,但是在假设情景下运用心理辅导可能性上却低于内控的个体。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控制源与辅导员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越倾向于外控的个体可能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自我效能越差。自我结构与辅导员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越倾向于独立的个体可能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自我效能越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