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疾疫与近代社会——《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的整理与研究
【6h】

传统疾疫与近代社会——《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的整理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上编 《東北疫事報告書·章奏》的整理

第一节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论文的材料和基本框架

下编:传统疾疫与近代社会--《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研究第二章 清末东北鼠疫的流行及其后果

第一节 中外历史上的鼠疫

第二节清末东北疫情的发生

第三节铁路、商业与疫情的流行

下编:传统疾疫与近代社会--《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研究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对疫情的应对

第一节防疫行政机构的体系化

第二节 ″遮断交通之措置″

第三节 疫病发现与尸体处置

下编:传统疾疫与近代社会--《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研究第四章 传统习俗、优恤救济与近代防疫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各种习俗对疫情的影响

第二节 优恤奖惩与防疫的持续

第三节万国鼠疫大会的召开

下编:传统疾疫与近代社会--《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研究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东北疫事报告书》的整理,考察清末东北鼠疫的历史,论述铁路、商业与疫情的流行,国家与社会对疫情的应对,以及传统习俗与近代防疫体系的关系,探讨传统疾疫与近代社会的互动过程。 作为一种传统疾疫,清末东三省出现的鼠疫,之所以会从地区性的疫情,变成跨区域的疫情,乃是由于以铁路为主干的近代交通体系的建立,以及由之形成的商业运输网络。这个网络输送旅客和商货的同时,也将在草原上发生的疫情,带到了东三省的其他地方及其周边各省。这场通过铁路向外蔓延的疫情,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导致了商业不振,引发了民众心里的恐慌,给当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疫情发生后,国家与社会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防疫。在东三省各地方政府,成立了“防疫总局”、“防疫分所”、“检验所”等各类行政机构。这些由各级政府建立的防疫行政机构,与社会力量建立的防疫会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层级、主次相辅的防疫行政体系。与此同时,针对鼠疫沿铁路线路蔓延的特点,政府采取了“遮断交通之办法”,使用了西医的检验方法,对将疫毙之人予以火化后方安葬,从而防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恶化和扩散,并最终成功地平息了疫情。 在近代防疫方法推行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宗教习俗、乡土观念、伦理观念、生计方式以及居住模式的存在,延缓了疫情防治的脚步;另一方面,授衔、奖银、撤职等方式,又在一定意义上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持续。而万国鼠疫大会的召开,不仅对传统习俗与近代防疫方法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还促使政府保留了在防疫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各级防疫行政机构,从而不仅在思想和实践层面标志着近代防疫体制在中国社会的确立,且为当代社会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