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陈师道散文创作考论及选篇校注
【6h】

陈师道散文创作考论及选篇校注

代理获取

摘要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江西诗派重要作家,苏门六君子之一。他热衷诗文创作,十六岁就受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异常器重,从此师从曾巩学习,文名渐著;交游广阔,时常与其好友、门生登览名胜,游玩山水。在北宋历史上,是一位较有影响力的人物。
   对于陈师道的散文成就,学界很少涉及,材料较少,更没有专题研究的专著,但其文的创作又有相当成就,超过了同时期的黄庭坚,有些名篇更是受到大文豪苏轼及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赞赏,宋、元之际的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更是在其被誉为三通之一的《文献通考》中多篇、大段地引用其文,足见其散文创作之受肯定,基于此,对于陈师道文集中的散文部分加以整理和研究便显得十分必要。本人借助于清张钧衡、今人曾枣庄、刘琳等前辈所提供的材料,立足于宋代散文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世人关于其诗歌研究理论以及其自身诗文创作理论,对陈师道散文加以研究、校勘、笺释。在此基础上,本人还对陈师道的生平、家世、文学思想以及散文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尤其在散文特色上着墨颇多,也可勉为创新之处。通读师道全部散文,其散文特色可见一斑,有些篇目的艺术水平较高,毫不逊色其诗歌。其散文题材特色鲜明,谈佛论道,议政明志,游览河山,关怀友人,感叹身世,可谓题材宽泛,涉猎面广。写作艺术特色突出,师道为文注重论说,强调对比;文章感情浓烈,真切动人;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内容宏富,语言平实;论证周详,逻辑严密。在写作手法、布局结构、文辞表达、文章风格、情感抒写多方面,饶富特色。
   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上编,即为创作考论部分。论述了陈师道的生平、家世、文学思想、散文的艺术特色等内容,并重新考证了陈师道绝意仕进之原因及师从曾巩求学之年代:第二部分为下编,即为校注选部分。在陈师道散文作品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18篇,加以简略的校勘、详细的笺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