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追梦永不弃 碧波荡青春--张志武划艇运动训练与比赛之回顾
【6h】

追梦永不弃 碧波荡青春--张志武划艇运动训练与比赛之回顾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1.皮划艇运动简介

2.1.1 皮划艇运动的起源于发展

2.1.2 静水皮划艇与奥运会项目

2.1.3 皮划艇在中国

2.2.我的划艇运动训练与比赛经历的回顾

2.2.1 初尝硕果

2.2.2 几经周折

2.2.3 再度起航

2.2.4 备战和激战奥运

2.2.5 赛事回顾

2.3.对马克和约瑟夫教练训练特点之拙见

2.3.1 马克的成功之道

2.3.2 约瑟夫的成功秘诀

2.3.3 约瑟夫教练和马克教练的周训练计划对比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纵观我国皮划艇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金牌,取得水上项目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卫冕了这枚金牌。中国皮划艇在此期间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这离不开国家体育总局对重点项目夺金的扶持,以及国内外教练的悉心教导和先进的训练理念支撑。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以及结合自身运动训练和比赛经历的方法,对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个人训练体会,并对不同教练的训练计划以及训练理念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皮划艇是从独木舟演变而来的,于1924年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1936年皮划艇运动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目前奥运会皮划艇比赛总共为12项。1952年底,中国首次制造自己的皮划艇。1954年在北京市水上运动会上设立比赛项目。 本人于2003年进入江西皮划艇队,2004年开始参加比赛,2006年正式进入国家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也几经周折克服众多困难最后参加奥运会,并获得第五名。于2013年退役,先后在国内外参加了26个各种规格和种类的比赛,并获得众多荣誉。 马克教练的成功取决于过硬的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准军事化的管理“疯子”般的训练方法。约瑟夫教练的成功在于他对运动员的自觉性要求,每一桨效果的严格要求,和桨频控制要求。马克教练和约瑟夫教练训练计划差异在于:马克教练训练量相对较小,高强度训练非常多:注重每堂课的强度。约瑟夫教练计划量比较大,有氧训练非常多,注重每一桨的效果。 总之,纵观中国皮划艇队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国皮划艇队的成功得益于体育举国体制,得益于外籍教练带给我们的先进训练理念和体系,更得益于运动员的刻苦训练、不畏强敌的拼搏精神。

著录项

  • 作者

    张志武;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余万予;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禾谷类作物;
  • 关键词

    青春; 划艇; 运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