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媒体舆论表达的时空性差异研究——基于“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的实地调研
【6h】

微媒体舆论表达的时空性差异研究——基于“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的实地调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创新

2 事件回顾和调研样本分析

3微媒体舆论表达时空性差异的表征

3.1 观念的“固化”:信任机制主导传媒解读

3.2情景的“再造”:践行中的邻避效应主导观点走势

3.3科学的“失效”:角色归属感主导网络舆论

4 时空演进中舆论表达差异的风险升级

4.1感官与理性:时间维度变迁中极化心理的衍生

4.2冷漠与激进:地域空间区隔下极端情绪的蔓延

4.3认同与对立:网络空间舆论分化中对抗行动的定型

5 “脱域”与“回归”:微媒体时空性表达差异的传媒形塑

5.1信息“脱域”:风险频发的症结所在

5.2 安全感“回归”:传媒干预的应然之举

5.3 信任感“回归”:传媒助力的必然进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微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频繁介入,其舆论表达呈现了明显的时空性差异且影响着事件的发展走向。笔者通过对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的田野调研,在实地体悟事件的原始情景,并在调研问卷、深度访谈、集体座谈的还原中,发现微媒体在事件的传播镜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助推了事件的进一步演进,而微媒体平台上舆论场与时空场的互渗加剧了公众对事件的对抗式解读,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递进演变下,舆论表达的风险也进一步升级,强化着公众对事件风险的情景化认知。传统社会行动往往以时间和地点作为载体,并由此体现为“空间的赋予性意义”。而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集群行为,则是借助“时空分延”机制形成,出现了新的表征。笔者认为,群体性事件中舆论表达出现时空性差异与微传播独有的“时空分延”能力难脱干系。微媒体带来跨越时空的传播方式仍旧没有使不同时空内的表达主体达成一致观点,传媒在其中的作为值得深思。
  本文正是以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将事件与微媒体舆论表达紧密结合,在对调研对象的考察中,笔者筛选出时间、现实空间、虚拟空间三个研究方向,结合调研数据,对词条修改过程中的传播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时空分延能力,虽具有还原受众“身体在场”的可能性,却由于时空转化和信息“脱域”的作用,使得表达主体之间认同标准的多重叠加,加之流动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也出现不确定性。同时,网络传播实时性制造了多重与地理场所无关的联系与交流的形式,人们开始跨越以共同在场为基础的群体认同,在对群体性事件的认知上无法实现“情境还原”。而“情境还原”恰恰正是意见合谋的基础。
  另外,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在与底层群体的利益纠葛之中,逐渐使表达主体对基层政府的“刻板认知”、“不信任”等情绪杂糅在舆论对立之中,对网络空间的秩序乃至现实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冲击,因此本文试图将这种风险的规避作出更深层次的探讨。在实地走访和与调研对象的深度访谈中,笔者深刻感受到,表达主体各执己见归根结底是由于时空的转换,信息在传播中跨越了以共同在场为基础的群体性认同。而传媒作为信息传播者,始终没有紧贴微媒体传播的时空特性,忽略了情境还原和信任感共识在传媒报道中的关键作用,这便为类似问题的调适提供了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