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
【6h】

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概念界说与基本框架

(一)概念界说

(二)基本框架

第一章 磐安县自然生态环境及行政区划演变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资源

第二节 行政区划演变

一、磐安县的设立

二、建县至建国初磐安县行政区划的变动

第二章 贫困中的前行:新中国建立后至1958年撤县前

第一节 脱贫基础的夯实

一、在农业恢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二 、寻求脱贫之路:大力发展工商业

第二节 社会事业从无到有

一 、交通、邮电事业初步发展

二、水利工程的建设

三、教育、文化事业基础的建立

四 、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初步形成

小 结

第三章 折腾中的停滞:1858年至1983年复县前

第一节 停滞之因: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行政区划变动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二、频繁的行政区划变动

第二节 产业经济发展曲折缓慢

一、农业发展缓慢,经济作物一蹶不振

二、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发展艰难

三、 商品流通不畅,物资供应紧张

第三节 社会公共事业停滞不前

一、 交通设施建设乏力

二、 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三、 教育、文化偏离正轨

四、整体医疗水平偏低

小 结

第四章 稳步脱贫:1983年至2007年

第一节 恢复建制和“脱贫摘帽”

一、恢复建制

二、“摘帽脱贫”

第二节 经济恢复发展并焕发新貌

一、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业

二、工业开创新局面

四、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第三节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一、 公路建设速度加快

二、 电力发展势头猛

三、 教育文化复苏繁荣

四、医疗卫生长足发展

小 结

结 语

一、 磐安脱贫的历史轨迹

二、磐安脱贫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致 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