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相关性探析——基于沪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证分析
【6h】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相关性探析——基于沪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引言

0.1研究背景

0.2研究目的与意义

0.3基本概念说明

0.3.1股权集中度的涵义及度量

0.3.2公司绩效的涵义

0.4基本框架

1.文献回顾

1.1国外文献综述

1.1.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相关论

1.1.2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无关论

1.2国内文献综述

1.2.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性研究

1.2.2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性研究

1.2.3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非线性关系研究

1.2.4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不相关性研究

2.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及影响

2.1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2.1.1 委托代理理论与倒U型假说分析

2.1.2控制权理论与股权制衡

2.2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2.2.1 股权集中度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2.2.2股权集中度对监督机制的影响

2.2.3股权集中度对外部接管机制的影响

2.2.4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权竞争机制的影响

3.实证分析

3.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3.2研究模型及变量设计

3.2.1变量选择

3.2.2模型建立

3.3实证检验

3.3.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3.2相关性分析

3.3.3回归分析

3.3.4回归分析小结

4.结论、相关建议和研究局限性

4.1研究结论

4.2优化股权集中度、提高公司绩效相关建议

4.3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5年对我国资本市场来说是制度改革年,一场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大幕徐徐拉开;2006年是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告别旧制度、迎接新制度年;在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入收尾阶段。这场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变革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推动了中国股市从漫漫熊市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转折。股权分置这一特殊的制度设计即将成为历史,股票“全流通”也将随之成为现实。股权分置改革,最基本的是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从专业角度来研究它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是为了弄清楚:通过股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怎样,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如何? 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学术界最近3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积累了相当多的文献。但由于股权结构自身的复杂性、涉及面的广泛性以及各国发展路径的差异性而使股权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众多学者也得出了几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此热点问题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因为股权集中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它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来影响公司的战略选择、经营理念和资源配置,从而最终影响公司的绩效水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治理机制不完善,总体绩效欠佳,而不合理的股权集中度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继续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界定并分析了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等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详细介绍国内外有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成果,并对前人的成果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提出。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假设;其次,阐述了股权集中度通过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外部接管机制和代理权竞争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即股权在适度集中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监督效率、促进内部激励并使得代理权竞争机制和外部接管机制有效,对公司治理的提高最为有利,从而也可最好地提升公司业绩;第四部分为实证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实证分析部分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对2004—2007年连续经营的80家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公司绩效进行了严谨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对于股权集中度指标与公司绩效的数量关系,分别建立了多元二次和多元一次的计量模型,并对其逐年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认为:(1)股权集中度(以CRl和H5衡量)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2)Z指数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3)股权集中程度整体有下降趋势,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股权结构优化。 基于对客观事实的深入考察和对第一手资料的严谨统计,其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和假设,给出了有理有据的答案,其所得出的结论总体上是真实、科学和具有参考价值的。希望通过研究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提高公司业绩提供一定有益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