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6h】

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和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1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内涵和特征

2.1.1 小微企业的定义和特点

2.1.2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涵义

2.1.3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特征

2.2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内涵与分类

2.2.1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定义

2.2.2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分类

2.3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2.3.1 关系型贷款理论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长期互动假说”和“共同监督假说”

2.4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2.4.1 风险预防

2.4.2 风险分散

2.4.3 风险规避

2.4.4 风险转嫁

2.5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3章 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以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3.1 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1.1 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3.1.2 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概况

3.2 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小微信贷合规审查不严谨

3.2.2 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3.2.3 贷审流程繁琐缺乏效率

3.2.4 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

3.2.5 信贷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3.3 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3.3 .3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

3.3.4 缺乏严谨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4章 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4.1.1 360度风险核查体系

4.1.2 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4.1.3 美国E-Financier互联网金融小微信贷风险管理启示

4.2 民生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参考

4.2.1 完整的风险控制架构

4.2.2 小微金融控制模式升级

4.2.3 民生银行小微风险管理启示

第5章 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5.1 严格把控小微信贷贷前调查

5.1.1 完善各金融系统间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贷前效率

5.1.2 优化内部信用评级体系,防范信用风险

5.2 加强贷中合规审查

5.2.1 加强对担保物的审查

5.2.2 健全贷款授权机制

5.3 紧密跟进贷后风险管理

5.3.1 加强贷后风险监测

5.3.3 创新对信贷资金的监控手段

5.4 优化贷审流程环节

5.4.1 加强贷款的规划性

5.4.2 合理设置贷审职能部门

5.4.3 简化贷审手续

5.5 完善小微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5.5.1 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5.5.2 定期进行小微信贷风险大排查

5.6.1 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

5.6.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本文不足之处

6.2 对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兴起,成为我国经济市场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经济主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为我国提供了诸多就业岗位并创造了丰厚的财政税收,有力地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然而,小微“融资难”问题依然呼声强烈。近年,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把握好小微业务发展带来的契机,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是各大商业银行实现新时代改革的首要任务。
  信贷资产的安全与否是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标志。目前,商业银行逐步向小微企业打开融资窗口。然而,以马云为代表的“支付宝”等互联网移动支付理财平台与银行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面临巨大挑战,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的市场垄断等天然优势正在逐渐消退。与此同时,新常态下国内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小微企业利润下滑,财务管理制度不全、担保物不足等特点引发的融资问题不仅影响我国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使银行信贷风险持续暴露。如何提高小微信贷风险管理质量效率,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不良信贷防控策略,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小微信贷业务低风险、高效率运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农商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改革发展为切入点,分别从小微企业自身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度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并就当前我国农商银行面临的改革形势,总结农商银行在小微信贷风险管控的不足之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降低农商银行小微信贷不良贷款率,提高小微信贷资产管理质量。本文分为六大章节,其主要研究结构如下:首先,第一章介绍了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贡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就其融资难问题分别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总体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文章第二章对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定义进行论述,提出关系型贷款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长期互动假说和共同监督假说四大信贷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并对小微信贷风险管理基本方法进行补充说明。为了更细致地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进行剖析研究,本文在第三章着力从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过程和在锐意转型过程中小微信贷业务发展概况,包括小微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通过分析得出我省农商银行存在合规审查不严、评级体系不完整、贷审流程繁冗、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以及员工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并从制度和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深刻揭露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章通过介绍我国民生银行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和美国商业银行先进的信贷风控应对平台,总结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定价模型和企业软硬信息的重要性等信贷风险管理启示,为我国农商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最后,根据前述分析与案例研究,本文在第五章提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即始终将信贷风险防控管理放在首位,简化贷审操作流程,严格把控贷审业务中的各个环节,优化与之相匹配的小微信贷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银企之间沟通,优化小微信贷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结构,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为我国商业银行能更有效地控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并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第六章则是对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展开说明,并对该研究进行展望。
  总之,农村商业银行唯有结合各自区域发展特征,在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等前提下,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风险制度管理体系,严格规范小微企业信贷操作流程,加强动态管理,将风险化散化小,多措并举防控信贷风险,才能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实践做出应有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