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PP模式在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九江市柘林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例
【6h】

PPP模式在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九江市柘林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PPP模式的基本理论

2.1 PPP模式概述

2.2 PPP模式应用范围

3 水环境综合治理现状与PPP模式应用

3.1.1 复合型水环境问题严重

3.1.2 融资和管理效率低

3.1.3 保护水资源认识不充分

3.2 PPP模式应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3.2.1 政策制度方面的可行性

3.2.2 引入社会资本,缓解财政压力

3.2.3 应用方面具有可行性

4 九江市柘林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案例分析

4.1 案例介绍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内容

4.1.3 项目目标

4.2 案例分析

4.2.1 运作模式分析

4.2.2 合作关系分析

4.2.3 资本结构分析

4.2.4 回报机制分析

4.2.5 效益与风险分析

4.3 案例启示

4.3.1 子项目统一规划

4.3.2 甄选社会资本方

4.3.3 明确风险分担职责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过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水环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我国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部署,倡导绿色环境发展理念,以“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为生态环保理念,要求切实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但由地方政府单独治理的传统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政府资金短缺,负债压力过大,专业技术不足,管理效率过低等弊端。因此,引入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成了我国水环境治理的一大突破口。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作为新型治理模式为目前水环境治理打开了新思路。PPP模式是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采用的一种运营模式,具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特点。PPP模式应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中,一方面能够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合理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治理效率,发挥社会资本方治理水环境问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的相对优势,合理分配风险,明确责任边界。为加快落实PPP模式在水环境中的应用,财政部和环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90号),文件明确提出将PPP模式应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引入社会资本,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政府治理风险,统一规划,整体化治理。因此将PPP模式应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文选取九江市柘林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案例并进行分析。前两章主要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PPP模式应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介绍了相关理论,包括PPP模式定义、具体分类和应用范围,为本文后续章节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介绍了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第四章是案例分析,其中第一节为案例介绍,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背景、目的、各合作方等;第二节对该项目的运营模式、交易结构、资本结构和回报机制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同时对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具体效益和风险进行分析,也印证了其可行性;第三节为案例启示。第五章为结论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