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质押问题探讨--以金一文化“无股不押”为例
【6h】

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质押问题探讨--以金一文化“无股不押”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相关文献综述

1.2.1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选择动机的研究

1.2.2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风险的研究

1.2.3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

1.2.4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问题防范治理策略的研究

1.2.5文献述评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本文的基本框架

2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质押理论概述

2.1.1“过度”股权质押的界定

2.1.2“过度”股权质押的行为主体

2.2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质押的行为动机

2.2.2“透支”公司声誉资本动机

2.2.3“掏空式”利益侵占动机

2.2.4恐慌性“质押抛售”动机

2.3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质押的实施方式

2.3.1“一次质押”式过度股权质押

2.3.3“滚动质押”式过度股权质押

2.3.4“混合质押”式过度股权质押

2.4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

2.4.1加剧经营短期化行为,损害公司长期战略价值

2.4.2蕴含掏空行为,加剧“两类”代理问题

2.4.3传递利空信号,损害公司声誉资本

2.4.4带来控制权转移隐患,诱发“股价崩盘风险”

2.5相关理论基础

2.5.1委托代理理论

2.5.2控制权私利理论

2.5.3优序融资理论

3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式过度股权质押案例介绍

3.1金一文化的公司简介

3.1.1金一文化的基本概况

3.1.2金一文化的股权结构

3.1.3金一文化的公司治理结构

3.2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式过度股权质押情况介绍

3.2.1金一文化“无股不押”的情况简介

3.2.2金一文化“无股不押”的控制权转移隐患

3.2.3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导致的股价崩盘危机

4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式过度股权质押案例分析

4.1.4股权质押监管制度存在缺陷,无法杜绝“过度”质押

4.2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式过度股权质押的经济动机及其演变

4.2.1“父爱式”本源动机

4.2.2危机暂缓下的“声誉透支”动机

4.2.3危机爆发下的“掏空”动机

4.2.4悲观情绪下的恐慌抛售动机

4.3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式过度股权质押的实施方式

4.3.2公司持股高管跟随进行悲观性“清仓式”质押行为

4.3.4公司董事会“隐瞒性”滞后披露“过度”股权质押信息

4.4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式过度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

4.4.1“无股不押”带来经营短期化行为,破坏公司长期价值

4.4.2“无股不押”引发严重“两类”代理成本问题

4.4.3“无股不押”传递利空信号,损害公司声誉资本

4.4.4“无股不押”带来控制权转移风险,破坏公司长期价值

4.4.5“无股不押”最终诱发上市公司出现股价崩盘危机

4.5金一文化“无股不押”式过度股权质押的治理对策

4.5.1强化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减少经营短期化行为

4.5.2积极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无股不押”经济压力

4.5.3实施合理市值管理,缓解过度股权质押负面影响

4.5.4严格规范大股东股权质押最高比例,加强质押资金流向监管

4.5.5完善公司治理,降低过度股权质押带来的利益冲突

4.5.6及时披露大股东股权质押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4.5.7完善股权质押外部监管制度,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5研究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5.1.3“过度”股权质押加剧经营短期化行为,影响公司长期价值

5.2研究启示

5.2.1上市公司应规范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加强风险预警

5.2.2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监管制度,规范股权质押行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