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徐州地区新元古界中下部沉积环境演化及事件沉积
【6h】

徐州地区新元古界中下部沉积环境演化及事件沉积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依据及意义(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1.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PresentResearchAchievement and Problem)

1.3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Contents, Ideas and Technical Line)

1.4完成实物工作量(Workload Accomplished)

2 区域地质概况

2.1研究区位置(Position of Research Region)

2.2新元古界地层特征(StratumFeaturesof Neoproterozoic)

2.3区域构造背景(Regional Tetonic Background)

3 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

3.1剖面岩石地层(Lithostratigraphy of Research Section)

3.2剖面叠层石类型(Stromatolite Types of Research Section)

3.3徐淮同位素年龄(Isotopic AgeStatistics of Xuzhou and Huainan area)

3.4吉辽徐淮地层对比(Stratigraphic Comparision of Jilin-Liaoning-Xuzhou-Huainan Area)

3.5中国地层表中位置讨论(Place in the Stratigraphic Chart of China)

4 沉积环境

4.1岩石学特征(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4.2沉积相标志(Sedimentary Facies Marks)

4.3 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

4.4沉积环境演化(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5 事件沉积研究

5.1地震沉积(Seismite Sediments)

5.2风暴沉积(Tempestite Sediments)

5.3事件沉积综合探讨(Comprehensive Study of Event Deposition)

6 古环境特征

6.1新元古代板块分布与演化(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Neoproterozoic Tectonic Plates)

6.2 古地磁特征(Pale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6.3古气候特征(Paleoclimate Characteristics)

6.4岩浆活动(Neoproterozoic Magmatic Activities)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图版 Ⅰ

图版 Ⅱ

图版 Ⅲ

图版 Ⅳ

图版 Ⅴ

图版 Ⅵ

图版 Ⅶ

图版 Ⅷ

图版 Ⅸ

图版 Ⅹ

实测剖面资料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徐州地区新元古界中下部贾园组—倪园组在铜山区赵圩村寨山剖面出露完整连续,岩性组合极具代表性,沉积现象丰富,叠层石发育,具大量典型的事件沉积。
  依据岩性特征对三组间的岩石地层界限进行了讨论。在赵圩组鉴定出8个叠层石属,与淮南、吉辽地区具有相似的组合类型和演化规律。徐淮地区新元古界使用同一个地层柱状系统,最新的Sr、C同位素年龄和锆石U-Pb测年数据表明,其沉积时限应在1000-800Ma左右。叠层石和同位素年龄的对比印证了前人对吉辽徐淮地区属同一海盆沉积的认识。结合最新的同位素测年资料、叠层石衰减事件和新元古代冰期事件,将该套地层统一置于青白口系。
  依据岩性组合特征将贾园组分为4段,赵圩组分2段,倪园组分3段。结合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标志进行了沉积相的划分,贾园组—倪园经历了一个总体上由浅变深、再由深变浅的过程,其沉积环境演化顺序依次为:滨岸缓坡—台地边缘滩—浅缓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浅缓坡—中缓坡—深水斜坡—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
  事件沉积包括地震沉积和风暴沉积两个方面。重点讨论了地震沉积中臼齿构造的形态、排列组合、赋存特征及板刺砾岩的形成过程。区分出4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其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反映不同的水动力条件和古地理位置。讨论了臼齿构造与风暴沉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事件综合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臼齿构造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新元古代是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低纬度冰川发育的特殊历史时期。Rodinia超级大陆复原图和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北板块在1000-700Ma期间一直处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低纬度、Sturtian冰期前的湿热气候、特殊的海水条件是吉辽徐淮地区巨厚碳酸盐岩建造形成的原因。古地理位置决定了风暴沉积发育的特征,岩浆活动引起的全球构造运动诱发了频繁的地震沉积。地震引发的海洋风暴潮造成了臼齿构造和风暴沉积共生的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