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一勘查区褐煤腐植酸分布与形成条件
【6h】

白一勘查区褐煤腐植酸分布与形成条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研究基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2 腐植酸类型与理化性质

1.2.3 褐煤腐植酸性质与制备

1.3 研究方案

1.3.3 主要技术方法

1.4 论文工作量

2 煤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与勘查区构造

2.3 含煤地层与煤层

2)煤层

2.4 煤岩与煤质

2)煤化学特征

2.5 小结

3 褐煤总腐植酸产率地质分布

3.1 总腐植酸产率统计分布

3.2总腐植酸产率煤层柱状剖面分布

3.3 总腐植酸产率区域分布

3.4 总腐植酸产率与地质因素关系

3.5 小结

4 褐煤腐植酸产率地质控制

4.1 常规煤质资料中蕴含的腐植酸成因信息

4.2 褐煤腐植酸总体形成条件

4.3 主煤组褐煤腐植酸形成条件

4.4 早期埋藏作用对褐煤腐植酸产率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腐植酸作为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褐煤、风化煤和泥炭是其赋存的主要地质载体。本文主要依据煤田勘探资料,采用地质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查明了白音华煤田第一勘查区下白垩统褐煤腐植酸地质分布规律,进而探讨了腐植酸形成产出的地质控因。 基于常规煤质资料,建立了包括35个参数的腐植酸成因分析参数体系。其中,营养水平指数(NLI)和风化程度指数(WDI)是本文建立的新参数。分析认为:区内煤层可能主要起源于草本植物,沼泽覆水相对较深,酸性条件更有利于腐植酸形成,过度营养水平不利于成煤植物向腐植酸转化。研究发现,区内煤的指相标志存在系统性“矛盾”。由此,耦合分析多方面论据分析了褐煤原生腐植酸形成条件的特殊性,认为煤中粘土矿物主要是火山灰蚀变的同生产物,腐植酸形成于还原性及酸性较强的泥炭沼泽环境。 研究区褐煤总腐植酸产率低于中国标准褐煤样,总体呈正态分布但略呈负偏,随层位降低而趋于降低。发现煤层垂向上发育5种总腐植酸产率分布类型,不同煤组中优势类型有所不同,指示时空上古泥炭沼泽地质条件变化极大。区域上,各煤组及主煤层总腐植酸产率区域分布格局大致相似,发育若干个高值或低值中心,等腐植酸产率带多呈NW-SE向展布,可能与古埋深引起的早期煤化作用差异密切相关。同时,大于一定埋深后褐煤总腐植酸产率随深度加大而显著降低,指示深部总腐植酸产率受到热致煤化作用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司宇;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学科 地球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秦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
  • 关键词

    勘查; 褐煤; 酸分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