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机插常优1号高产形成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6h】

机插常优1号高产形成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2机插常优1号高产形成特征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设计

2.1.2测定项目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2.1机插常优1号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

2.2.2机插常优1号不同群体干物质生产与分配

2.2.3机插常优1号不同群体的茎蘖动态与成穗率

2.2.4机插常优1号不同群体的LAI动态及粒叶比

2.3小结与讨论

3机插常优1号配套栽培技术

3.1适宜播量和秧龄的确立技术

3.1.1材料与方法

3.1.2结果与分析

3.2泥浆简易双膜育秧关键技术

3.3大田调控技术

3.3.1精确施肥

3.3.2精确水分管理

3.3.3病虫草综合防治

3.4小结与讨论

4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4-2006年,在江苏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辛庄镇千亩示范方,对机插常优1号高产形成特征及育秧方式、播量、移栽秧龄、等壮秧栽培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系统比较研究表明,机插常优1号高产形成具有如下特征: (1)以较高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与粒重,协调形成高产结构,稳定实现高产。因为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群体颖花量的高低。高产群体较一般产量水平群体亩颖花量增加17.40%,产量提高18.60%;超高产群体较亩一般产量水平群体亩颖花量增加34.13%,产量上升36.20%。常优1号从一般产量水平提高到高产直至超高产,结实率与千粒重均几乎一致表现较稳定的持平状态。 (2)以合理增加中期物质生长量为重点,提高后期生长量与最终生物学产量,形成机插高产的物质基础。分析不同产量水平与群体生物学产量形成及经济系数的关系发现,产量水平问经济系数变异很小,稻谷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总生物学产量的增加。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与一般群体相比生物产量差距更明显的是在后期的增加量上,约分别增30%、50%,其次为中期,增量分别达25%、27%。 (3)群体光合势随生育阶段的推移逐渐增大,后期达最大值;而群体净同化率表现为先升后降,最小值出现在前期。高产、超高产群体在生育中、后期具有明显优势,而产量一般的群体优势在前期,中、后期生产的干物质则逊于高产和超高产群体。 (4)以合理的茎蘖动态与LAI动态,提高群体物质生产力。超高产群体和高产群体比一般产量水平的群体栽后发苗较快,到达高峰苗时期较早,提前了5—10天,此后分蘖数下降反而较平缓,故最终亩穗数明显增多,成穗率较高。高产、超高产群体各生育期的LAI均高于一般产量水平的群体。 2、适宜的播量与适龄移栽是形成壮秧的两个途径。其中,播量是关键。试验结果表明,播量80克/盘,在产量方面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能协同产生较大的库容,拥有高效的物质生产机能,形成群体形态与功能的统一,并且达到了节约种子成本的目的。移栽秧龄与秧苗素质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水稻植株个体的发育基础,最终影响机插水稻的产量形成。本试验中,秧龄20天时移栽,在干物质生产、叶面积指数、株型、氮素吸收、稻米品质等方面较其它处理显示了明显的优势,达到了扩库强源的目的,并最终获得高产。太湖稻区热量与淡水资源条件优越,可以因地制宜的对育秧技术进行创新。通过稀播匀播,适龄移栽,采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是形成高产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