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的胚乳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6h】

关于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的胚乳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程序性细胞死亡概述

1.1.1植物PCD的特征

1.1.2植物PCD的作用

1.1.3植物PCD的检测方法

1.2关于稻麦等谷类作物胚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1.2.1关于稻麦等谷类作物胚乳的发育的研究

1.2.2关于胚乳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1.3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材料的选用

2.1.2发育不同天数的颖果采集

2.2实验方法

2.2.1树脂切片的制作及光镜电镜观察

2.2.2样品描电镜的观察

2.2.3颖果鲜、干重与含水量的测定

2.2.4颖果CO2呼吸速率的测定

2.2.5颖果淀粉积累和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颖果发育过程中部分生理活性的变化

3.1.1颖果发育过程中鲜干重和含水量的变化

3.1.2颖果发育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3.1.3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与淀粉的积累

3.2胚乳发育过程中核形态与淀粉体发育的关系

3.2.1胚乳细胞的发育过程

3.2.2颖果发育过程中核形态的变化

3.2.3颖果发育过程中淀粉体充实对胚乳核形态的影响

4讨论

4.1颖果发育过程中胚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4.2小麦胚乳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原因

4.3关于胚乳的无核发育

4.4关于胚乳充实过程中大小淀粉体的发生

5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一种生理性的死亡,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一定阶段,并在特定的组织器官中发生的一种主动的、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细胞死亡过程。本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扬麦12号为材料,对小麦胚乳细胞在发育期间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状况,以及胚乳充实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小麦胚乳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核变形、染色质凝聚等现象,并随着发育的进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花后7d胚乳核即发生变形,随着天数的增加核变加重,后期发生核质外泄。说明小麦胚乳细胞的死亡具有主动的因素。 (2)核的变形受到空间和力的影响。胚乳细胞在充实的过程中随着淀粉体的发育,会发生淀粉体嵌入核内的现象。核的变形的轻重与核所处的位置有关系,靠近糊粉层细胞的内胚乳细胞同一时间内变形轻;颖果背部胚乳核变形比腹部轻。 (3)小麦胚乳细胞的PCD是一种特殊的PCD现象。胚乳核早期就开始变形,在核解体后胚乳细胞仍然充实,继续进行淀粉和贮藏蛋白等贮藏物质的合成与积累,直到细胞被淀粉充满,细胞才死亡。 (4)小淀粉粒在花后18d左右发生,首先在靠近内质网分布较多的细胞壁附近分布,推测小淀粉体的发生与内质网有关。小淀粉粒在发育的过程中似乎也有自身增殖的迹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