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感和语感教学的再思考
【6h】

语感和语感教学的再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八十年来语感理论与语感教学的发展

第一节 语感的本质研究

第二节 关于语感形成机制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语感教学问题的研究

第二章 语感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

第一节 对语感本质的界定

第二节 影响语感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语感的形成机制

第三章 中学语感养成现状的调查及数据分析

第一节 中学生汉语语感水平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二节 中学生汉语语感水平调查数据的分析

第四章 中学语感教学

第一节 中学语感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中学语感教学模式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了学术界及语文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研究者在语感的本质、语感形成的机制、语感教学的途径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毋庸讳言,直至今日,对语感的本质、语感形成的机制等问题的讨论依然没有定论,语感教学依然没有找到可以行之有效以推而广之的做法。
   本论文以语感和语感教学为研究对象,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展开为四章。
   第一章概述八十年来语感理论和语感教学的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并吸取八十年来语感及语感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对于语感本质的界定应该采用动态的定义,语感的形成机制应该有实验数据的支撑,语感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完成以高品质语感实现高水准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
   第二章探讨语感的本质及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在语感本质方面,目前最透彻的理论是“心智技能论”,该理论认为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这种提法实际上窄化了语感的内涵。本文认为语感是个体由于回应对语的需要触发了积淀在心中的群体言语经验,并在群体言语经验的作用下对输入的言语进行解码或编码输出言语的过程。广义语感其外延还包括个人把握言语时的失灵现象、体现个人才情的言语发明现象、言语活动中的顿悟现象。本文进而认为高品质语感形成的关键就是群体言语经验的形成。
   第三章分析中学语感培养现状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所调查的某所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语感的认识及能力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调查数据的频数分布还显示了多数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即他们认为语感并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反映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缺失,从而说明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语感的迫切性、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第四章提出培养语感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语感形成的关键——群体言语经验的形成出发,尝试建构培养语感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程序部分分为五个环节,依次为:激情导入、呈现学习目标、文本初读、文本研读、学以致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