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三十年--以十三部讲义为对象的研究
【6h】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三十年--以十三部讲义为对象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和论述范围

二、文献综述

三、思路、方法和目标

四、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l生结构

第一章 多元的理论形态

第一节 亦旧亦新:姚永朴与程千帆

一、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二、程千帆《文论十笺》

第二节 新旧交融:刘永济、马宗霍、姜亮夫、赵景深

一、刘永济《文学论》

二、马宗霍《文学概论》

三、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

四、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

第三节 作家文论:郁达夫、舒舍予、孙俍工、许钦文

一、郁达夫《文学概说》

二、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

三、孙俍工《文学概论》

四、许钦文《文学概论》

第四节 新人文主义的“中西结合”:梅光迪、吴宓

一、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

二、吴宓《文学与人生》

第五节 应时演讲:潘梓年《文学概论》

第二章 个性的理论书写

第一节 姚永朴、程千帆:怀“旧”迎“新”和守“旧”拒“新”

一、姚永朴的时代意识与责任担当

二、程千帆现代性视域中的文史汇通

第二节 刘永济、马宗霍、姜亮夫、赵景深:一样的传统学者,不一样的新旧见解

一、刘永济的率先交融

二、马宗霍的传统学术本色

三、姜亮夫的“四不主义”

四、赵景深的“译”中有“异”

第三节 郁达夫、老舍、孙恨工、许钦文:作家的理论与践行

一、郁达夫的“人”之“生”

二、老舍的“写家”之“生命”

三、孙使工比较视域中的国族意识

四、许钦文理论偏见的执着与演绎

第四节 梅光迪、吴宓:人文主义的“派’’中有“别”

一、梅光迪用文学担道义

二、吴宓的文学“如恒”与人生“两难”

第五节 潘梓年:人生关系的辩证分析

第三章 理论通识

第一节 常识关注: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一、文学之“定义”

二、文学之“思潮/流派/主义/倾向”

三、文学之“情”

四、文学之“真实”与文学之“摹仿/模拟”

五、文学“批评”

六、文学“革命”

第二节 时代主题一:“文学与人生”

第三节 时代主题二:文学之“苦闷”

一、鲁迅与“苦闷”:东亚现代性互动

二、“苦闷”的小说“风景”

三、“苦闷”的理论共鸣与精神指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恋;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徐德明;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理论;
  •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文学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