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碳稻作技术的生态经济评价及扩散研究——以江苏省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为例
【6h】

低碳稻作技术的生态经济评价及扩散研究——以江苏省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案与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低碳稻作技术的相关研究

2.1.1 低碳稻作技术的界定

2.1.2 低碳技术的生态经济评价

2.1.3 低碳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与路径保障

2.2 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

2.2.1 农业技术的来源及扩散方式

2.2.2 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

2.2.3 农业技术的扩散机制

2.3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研究进展

2.3.1 技术缘起与创新实践过程

2.3.2 技术比较优势

2.3.3 技术推广过程与启示

第三章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3.1 评价原则

3.2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生态效益评价

3.2.1 低碳节水效益分析

3.2.2 技术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分析

3.3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3.3.1 成本核算原则

3.3.2 收益核算公式

3.3.3 技术节本优势分析

3.3.4 不同稻作技术成本收益比较

3.3.5 技术对节约社会成本的贡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扩散过程

4.1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发展概况

4.1.1 研究性试验阶段

4.1.2 初期成果转化阶段

4.1.3 偶发因素阻碍发展进程

4.1.4 政府扶持下的恢复发展阶段

4.1.5 创新者推动下的持续发展阶段

4.2 技术的来源

4.2.1 技术信息来源

4.2.2 技术学习渠道

4.3 技术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方式

4.3.1 技术扩散系统

4.3.2 技术扩散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扩散机制

5.1 调查基本情况

5.2 个人及家庭因素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5.2.1 个人素质

5.2.2 家庭因素

5.3 技术自身因素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5.3.1 技术可获得性

5.3.2 技术复杂程度

5.3.3 技术适用性

5.3.4 技术效用

5.3.5 技术风险性

5.4 外界环境因素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5.4.1 政策条件

5.4.2 项目相关方对技术的不同认知

5.4.3 偶然因素的刺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三圈理论”的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6.1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决策分析

6.1.1 “三圈理论”的内涵

6.1.2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公共价值分析

6.1.3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主体能力分析

6.1.4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支持条件分析

6.2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对策建议

6.2.1 持续深化研究,培养低碳意识

6.2.2 增强技术培训,树立示范典型

6.2.3 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具有免耕减排、秸秆利用、省工节本等一系列特点,是典型的低碳型、轻简型稻作技术。本文在归纳整理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分析了技术的扩散过程与扩散机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该技术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超高茬麦田套稻具有明显的节水优势。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水稻全生育期内,超高茬麦田套稻的总灌溉次数少于机插稻;水稻生育各期,超高茬麦田套稻的灌溉量均低于机插稻;超高茬麦田套稻的两种栽培模式(共生套稻和套直播稻)全生育期耗水量较机插稻平均减少20.2%。
  2、超高茬麦田套稻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收优势。调查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机插稻,超高茬麦田套稻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300元以上,主要节本环节为播种环节,较机插稻节省成本95.8%,水电管理费、肥料费和农药费较机插稻节省57.8%、30.4%和23.6%。相比较于机插稻,超高茬麦田套稻的每亩净收益高出487.5元。
  3、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早期传播主要通过大众传媒,后期传播媒介逐渐由人际关系网取代;该技术完整扩散周期为8~10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从开始尝试到完全接受该技术所经历的时间要长于晚期采用者;越早尝试该技术的农户的试用面积越小。
  4、对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扩散机制的研究表明:农户年龄与技术采用行为无明显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具有冒险精神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该技术;农户家庭水稻种植面积、劳动力状况和经济收入水平与技术采用行为没有直接关系,兼业程度较高、相对劳动力紧张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该技术,个人选择型创新决策方式是该技术较为常见的决策方式;该技术可获得性强、较为容易掌握、适用性强、见效期短等特征对其扩散起到促进作用,可分性差和技术难点易转变为技术风险等特征对其扩散起到了阻碍作用;生态环保相关政策有利于该技术的扩散,农户是否采用该技术决定于对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专家、各级政府、农技推广人员、环保部门和媒体等社会群体对于该技术的生态效益持有肯定态度,对于其经济效应的评价态度不尽相同,“偶然因素”对于技术扩散具有一定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根据“三圈”理论,围绕促进技术公共价值体现、提高推广主体能力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提出了促进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