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4年南京青奥会羽毛球比赛女单前四名运动员技术运用分析
【6h】

2014年南京青奥会羽毛球比赛女单前四名运动员技术运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2.2 关于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战术方面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统计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青奥会女单选手发球、接发球技术运用分析

4.1.1 青奥会女单选手发球的统计与分析

4.1.2 青奥会女单选手接发球的统计与分析

4.2 青奥会前四名女单选手技术运用的区域性分析

4.2.1 青奥会女单选手前场技术的运用情况分析

4.2.2 青奥会女单选手中场技术的运用情况分析

4.2.3 青奥会女单选手后场技术的运用情况分析

4.2.4 青奥会女单选手技术运用的区域性分析小结

4.3 各区域运动员的得分研究

4.4 青奥会四名运动员的技术得分对比分析

4.4.1 非制约技术比赛得分情况对比分析

4.4.2 制约性技术比赛得分情况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运会在南京拉下了帷幕,这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参赛选手的年龄在14岁到18岁之间,是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的赛事。何冰娇在本次青奥会羽毛球比赛上的夺冠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股新生的力量正在崛起,作为青少年的主力会在以后的表现更加精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青奥会前四名女子单打选手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具体从发球和接发球的技术使用情况、前场技术、中场技术、后场技术运用以及得失分的结构特征与竞技特征几个方面对女子单打选手的技术、战术运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何冰娇前场技术的把控非常好,主要使用挑后场和勾球,目的是充分调动对手,控制对方后场,在发球技术的使用上以正手网前球为主,何冰娇使用正手发网前小球要多于其他三名选手;在中场的防守能力很强,用高质量的搓球逼迫对手起高球的战术。扑球技术的使用比例增加,接杀球,正手平抽、挡技术运用较多;后场反手位以正手接球为主;进攻意识比较强,速度快,落点多变,此名选手打法比较全面。
  2、山口茜以发后场高远球为主,其目的是调动对手,控制后场,打法狠,两对角调动能力强,脚步移动快,后场处理多变。中场技术全面,后场进攻以劈杀和重杀为主;山口茜以控制后场,拉吊结合为主要打法,防守能力强,网前控制能力稍差。
  3、布沙南发球技术上主要是以高远球为主,四角球的打点准、放网到位,勾对角贴网,步伐简便,中场防守很好,力量稍弱,进攻的杀伤力不强;网前小球处理的稍差,打法比较单一。
  4、李嘉馨发球技术上以高远球为主,接发球以高远球拉吊,前场球主要以挑球为主,中场防守能力较差,进攻主要是以重杀为主,以拉吊为主要打法,移动较慢。
  对青奥会前四名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应用的得分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四名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的运用十分灵活,多拍的回合不是很多,参加大赛的机会较少,心理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青奥会女单选手网前的扑球意识明显加强,加快了比赛的节奏,何冰娇和李嘉馨通过搓放网前球来控制网前,迫使对方回高球,给自己创造有利的进攻机会,对网前技术的要求较高;山口茜和布沙南主要通过挑、推、平高球控制后场底线,抓住对手回球质量不高时进行突击下压,对防守和步伐要求较高。从全场击球技术得分率来看前场和后场是主要得分区,中场的得分不高,也是青少年女运动员选手们所不擅长的区域,其中吊球推、杀球、高远球、搓放、抽、是主要的得分技术,在搓放、挡、抽、挑、吊球、勾球技术运用上,技术还不够细腻和成熟,失分较多。从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可以看出羽毛球先进技术的特征明显是“以攻为主、下压控网”。随着新赛制的改革,这种技战术将成为以后羽毛球比赛的发展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