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作用研究
【6h】

含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含聚乙二醇单甲醚两性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1.1 含聚乙二醇的两亲性聚合物

1.1.1 聚乙二醇的特性

1.1.2 含聚乙二醇的两性聚合物

1.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1.2 含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两性聚合物及其大分子单体的制备

1.2.1 试剂和仪器

1.2.2 甲基丙烯酰氯的制备

1.2.3 酯化大单体(mPEG-MAA)的制备

1.2.4 含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两性聚合物的制备

1.3 结果与讨论

1.3.1 甲基丙烯酰氯制备方法的探究

1.3.2 酯化大单体制备方法的探究

1.3.3 酯化大单体聚合方法的探究

1.3.4 大单体和产品的红外光谱特征

1.3.5 大单体和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特征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mPEG 5000的两亲性聚合物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作用研究

2.1 研究背景

2.1.1 制成水溶性前体药物

2.1.2 制成脂质体

2.1.3 制成环糊精包合物

2.1.4 制成固体分散体

2.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2.2 含mPEG 5000的两亲性聚合物对米拉贝隆的增溶作用

2.2.1 米拉贝隆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与讨论

2.3 含mPEG 5000的两亲性聚合物对托匹司他的增溶作用

2.3.1 托匹司他

2.3.2 实验部分

2.3.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过渡金属作用下1,3-唑类化合物2-位胺化反应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杂环芳基氨化合物

3.1.2 传统杂环芳基氨化合物的合成

3.1.3 杂环芳烃的C-H活化

3.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操作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3.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3.3.3 反应机理探究

3.3.4 产品数据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生期间我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含聚乙二醇单甲醚两性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目前,1/3的药物活性物质都是水难溶性的,所以寻求制剂方法以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已成为药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其中固体分散方法最为有发展空间和前景,该方法是通过抑制药物结晶,利用表面活性剂体系增溶,形成包合物等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及其水溶性,但是分散体载体都各有优缺点。两性聚合物已经应用于很多学科,如化工、石油、医学、材料及生命科学等方面。在生物医学领域,含聚乙二醇的两亲性聚合物在药物增溶、药物缓释、药物靶向载体等方向都有着很大的应用。本课题采用先酯化的方法得到含羧基的大分子单体,然后再将得到的大分子单体在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下聚合得到所需要一系列的功能性的两性聚合物。
  2.含mPEG5000的两亲性聚合物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作用研究
  现阶段的新药研发工作中约有40%都是设法提高药物的溶解性。以两性分子作为固体分散载体的方法是近几年来的研究新潮。米拉贝隆和托匹斯他分别是治疗膀胱活动症和通风的新型首选药物,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但是同时,这两种药物的溶解性都非常的差。本课题以自制的含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两亲性聚合物作为分散载体,以米拉贝隆和托匹斯他作为药物模型,经过实验筛选得到相应的适宜比例的两种固体分散体,并且使得米拉贝隆的溶剂限度从55%提高到95%,托匹斯他的溶解限度从32%提高到85%。
  3.过渡金属作用下1,3-唑类化合物2-位胺化反应的研究
  杂化芳烃化合物的碳-氮键的构建是化学合成上的一个重大转变,这类骨架单元在生物、医药和材料科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是构成很多天然药物和先进材料的基本骨架。传统偶联方法难以克服有机废物、原子经济性差、污染环境等弊端。而以过渡金属特别是钯、铜、铁等,高化学选择性地催化C-H键直接官能团化构建C-N键来合成杂环芳基氨化合物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实验选用铜作用促进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C-H键与甲酰胺类化合物偶联反应生成杂环芳基氨化合物。为杂环芳基化合物与酰胺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的研究提供更加新颖的、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