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至清代聂隐娘故事流变及文化意蕴研究
【6h】

唐至清代聂隐娘故事流变及文化意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唐:聂隐娘故事的发端

第一节 传奇《聂隐娘》故事来源及作者

第二节 侠义并道教共存的文化意蕴

第二章 宋元:聂隐娘故事的低迷

第一节 宋元时期聂隐娘故事文献

第二节 孤篇独存的流传状况

第三节 与时不合的文化意蕴

第三章 明清:聂隐娘故事的复兴

第一节 明清时期聂隐娘故事文献

第二节 明清时期聂隐娘故事的新变

第三节 拯善除恶践行道德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聂隐娘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聂隐娘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构思的影响

第二节 聂隐娘故事情节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三节 聂隐娘故事文化意蕴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聂隐娘是我国唐代以来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女侠形象。本文通过梳理唐至清代各个朝代中有关聂隐娘故事的文献,分析其流传及嬗变,研究其蕴含的文化意蕴,并尝试挖掘其社会功用与时代价值。
  唐代是聂隐娘故事的起源期。裴铏的《传奇·聂隐娘》是聂隐娘故事的源头。《聂隐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侠义文化方面,与同时代侠义小说相比,聂隐娘身份由刺客向侠客转变;在武功技法描绘方面,同时代侠女小说多为写实,《聂隐娘》偏向写意;在道教文化方面,《聂隐娘》蕴含了道家隐逸思想、道教神仙信仰,及折纸成驴术、隐身变形术和神行术等道教术法。
  宋元是聂隐娘故事流传的低迷期。聂隐娘故事除完整辑录于《太平广记》,其他均零星见于各类话本小说集、笔记小说集和志怪小说集,呈现出失传、误传或者片段流传的状态。宋代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崇文尚教的社会背景,以及宋元两代市井文学勃兴、民众趋于喜尚源于现实侠客形象的文化生态,直接导致了聂隐娘故事的文化意蕴与时代政策、文化土壤和市民精神桴鼓不应,从而影响其在当时的流传。
  明清聂隐娘故事兴盛开来。多部文言小说集收录《聂隐娘》,聂隐娘故事在小说、戏曲、诗歌等文体中都有表现。此时聂隐娘故事呈现两种演变形式,一是以尤侗《黑白卫》为代表,这类作品对故事的内容不断加以丰富与完善;二是以《仙侠五花剑》《女仙外史》《女昆仑》《黄河远》等为代表,聂隐娘形象开始挣脱原有故事文本,作为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与其内容情节相融合。就侠客形象而言,聂隐娘身上的血腥与冷酷已逐渐淡化,主要充当拯救者的角色,多次救人于危难;成为正直官员的守护者,帮助良臣诛杀奸臣。就道教文化而言,聂隐娘故事依然加以保留,且道教神仙信仰有了新发展,聂隐娘已经修炼成为神仙;有些作品已注意到镜与道教之间的密切关联,以道教的镜剑相合来安排隐娘的姻缘。就侠义文化而言,聂隐娘故事中扶危救困的侠义精神一以贯之,且在明清时期逐渐表现出家国情怀、遗民心态。
  千年以来,聂隐娘故事流传不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显现出惩恶向善的文化价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对后人精神世界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