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伦理观的转型
【6h】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伦理观的转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一、传统经济伦理观及其缺陷

(一)公平优先论

(二)效率优先论

(三)公平与效率兼顾论

二、全面小康社会对传统经济伦理观的挑战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伦理精神

(二)全面小康社会对传统经济伦理观的挑战

三、全面小康社会经济伦理观的核心

(一)人与自然:共生与和谐

(二)人与人:公正与和谐

(三)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

四、全面小康社会经济伦理观建构的路径

(一)观念的转变

(二)制度的确立

(三)法律的规约

(四)科技的应用

结 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 记

展开▼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传统的公平效率经济伦理观提出了全面挑战.公平优先、效率优先以及公平与效率兼顾在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贫富分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论文尝试性地提出确立生态型经济伦理观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生态型经济伦理观是一种新型的生活范式、生产方式、发展方式,是全面小康社会所诉求的一种伦理精神;它坚持生态理念,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论文从观念转换、制度确立、法律规约以及科技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对生态型经济伦理观的建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思路,以希冀最终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