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事被告人权利之“最低限度保障”研究
【6h】

刑事被告人权利之“最低限度保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关于“最低限度保障”之法理论证

一、“最低限度保障”释义

二、“最低限度保障”之正当性

三、刑事诉讼中的“最低限度保障”

第二章关于《公约》确立的“最低限度保障”及我国现状之考察

一、无罪推定(第2款)

二、禁止自我归罪的权利[第3款(7)项]

三、对《公约》第14条其余款项的介绍及与我国现状之比较

第三章确立“最低限度保障”之意义及困难破解

一、“最低限度保障”对刑诉法修改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对“最低限度保障”之可接受性

三、实行“最低限度保障”的困难及其出路破解

第四章如何实现刑事被告人权利之“最低限度保障”

一、“最低限度保障”的观念构建

二、“最低限度保障”的宪法化

三、“最低限度保障”的具体规则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人权保障,被称为“现代刑事诉讼之灵魂”。刑事被告人权利之“最低限度保障”,作为一项法治最低标准,正日益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而反观国内立法规定和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现状,尚未达到《公约》所确立的最低程序保障要求,现有的理论研究也鲜见对该公约相关条款具有较强法理色彩的论述。因此,本文先以法理论证入手,阐述了刑事司法中的“最低限度保障”具有正当性的理论基础,在于其源于正当程序,且与现代社会的主体性和程序性特征相契合。而后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将该公约第14条确立的被告人的最低权利与我国的现状进行比较考察,并重点对无罪推定和禁止自我归罪权利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论述目前国内确立“最低限度保障”之意义、可接受程度、所面临困难及其破解思路。最后,以权利保障的视角来论证实现“最低限度保障”所应培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并选择以无罪推定的宪法化和沉默权的具体规则化为范例,作制度设计上的初步构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