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及染色过程中纤维结构的变化
【6h】

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及染色过程中纤维结构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聚乳酸的合成及聚乳酸纤维的纺丝方法

1.1.1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1.1.2聚乳酸纤维的纺丝方法

1.2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和应用

1.2.1聚乳酸纤维的性能

1.2.2聚乳酸纤维的应用

1.3聚乳酸纤维的染整在国内外的研究近况

1.3.1聚乳酸纤维的前处理

1.3.2聚乳酸纤维的染色

1.4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聚乳酸纤维的结构表征

2.1材料和方法

2.2结果和讨论

2.2.1傅立叶红外光谱

2.2.2热分析

2.2.3结晶结构

2.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聚乳酸纤维的基本染色性能

3.1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3.2结果和讨论

3.2.1温度敏感性实验

3.2.2移染性实验

3.2.3提升性实验

3.2.4色光问题

3.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分散染料结构与聚乳酸纤维染色性的关系

4.1实验材料和方法

4.2结果和讨论

4.2.1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的上染率

4.2.2升温上染速率曲线

4.2.3染料结构与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的关系

4.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染色过程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变化

5.1实验材料和方法

5.2结果和讨论

5.2.1染色温度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2.2染色时间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结论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聚乳酸纤维(PLA纤维)作为最受青睐的可生物降解的化学纤维,以其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其染整加工基础理论具有较深的研究意义。本课题主要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及染色过程中纤维结构的变化做了探讨,并得出如下结论: 对本实验所用聚乳酸(PLA)纱线的结构进行表征,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纱线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纱线比较后发现,PET和PTT结构相似,PLA与之相比差异较大,且区别明显。 在PLA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方面,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分散染料在PLA纤维上的上染率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鉴于高温染色对纤维损伤过于严重,虽然高温染色有利于染料在纤维上的饱和值提高,染色温度还是不要超过110℃;对于PLA纤维的提升性能,偶氮类分散染料的提升性能明显好于蒽醌类分散染料,这与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提升性能较为相似;分散染料在PLA纤维上的色光与在PET和PTT纤维上的色光相比,色相向短波方向移动;测定了十余只染料的升温上染速率曲线,偶氮苯分散染料在PLA纤维上的上染速度快于葸醌染料;关于染料的无机性/有机性值(I/O值)与染色性能的关系,随着染料I/O值的下降,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是逐渐增大的;与PLA纤维具有相近I/O值的分散染料具有更好的提升性能,从分散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提升性两方面综合考虑,挑出了对PLA纤维具有较好染色性能的三原色,橙30、红54或/和红74、蓝148。 有关聚乳酸纤维在染色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的探讨中,作者发现,经90-130℃空白高温染液处理的PLA纤维,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熔融热逐渐增大,表明纤维的结晶度越来越大,纤维的热降解最大吸热峰峰温先降低、后升高,但均比原样低,这与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后,结晶度增大有关系;X-射线衍射进一步表明纤维结晶度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20℃和130℃时发生了显著的降低。经100℃和110℃下不同时间空白高温染液处理的PLA纤维,其结构变化规律相似,只是在110℃下变化的程度更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外推熔融起始温度、熔融温度、次熔融峰峰温以及热降解最大吸热峰峰温都呈下降趋势,熔融热都呈增大趋势,这表明虽然纤维的结晶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了,或者结晶状况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更加完善了,但是同时纤维降解得越来越厉害了;X-射线衍射进一步表明纤维结晶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总之,处理温度和时间均对聚乳酸纤维的结构变化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