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纵隔镜在纵隔肿物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6h】

纵隔镜在纵隔肿物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INTERPRETATION英汉双解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综述:纵隔镜检查诊断技术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近300台纵隔镜手术的分析,来探讨纵隔镜在纵隔肿物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特别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个分析。 方法:自1980年8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共为295例病人施行了纵隔镜手术。本组中有23例行胸骨旁纵隔镜手术,佘272例行标准的颈部纵隔镜手术。行普通纵隔镜手术的202例,电视纵隔镜的93例,有11例病人在纵隔镜术后行剖胸肺切除术。 结果:手术时间64.2±21.5min,失血量45.6±26.8m1,术后无死亡。在纵隔肿物的临床诊断中纵隔镜优于CT所得诊断(P<0.05)。肺癌纵隔淋巴结诊断纵隔镜优于CT所得诊断(P<0.05)。结节病纵隔淋巴结诊断纵隔镜优于CT所得诊断(P<0.05)。在纵隔镜手术中摘取不同数量的淋巴结对诊断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诊断纵隔淋巴结性质上,电视纵隔镜比普通纵隔镜略高,但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在不同组淋巴结的诊断上,使用不同纵隔镜进行检查所得诊断也没有明显得差别(P>0.05)。 结论:1、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不明性质肿物或肿大淋巴结的诊断率高,是肺癌手术前分期最准确的检查手段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2、纵隔镜对原因不明的纵隔肿物或结节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可使一些结节病或淋巴结结核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3、纵隔镜检查术是诊断纵隔肿物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汪浩;

  •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苏州大学;
  • 学科 胸心血管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振亚;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纵隔;
  • 关键词

    纵隔镜; 纵隔肿物; 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