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生产一般到具体的历史的生产特殊——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批判的视角转换
【6h】

从生产一般到具体的历史的生产特殊——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批判的视角转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概述

一、从生产一般到生产特殊的历史转换

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的标准

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的划分

四、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的关系

五、怎样从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的关系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章马克思探讨社会历史问题的思想演变

一、生产一般问题探讨路径

二、生产特殊探讨路径

三、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必须把握生产方式的演变

第三章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生产特殊有何意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对生产问题的研究使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发生了根本转变

二、生产问题的研究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断成熟和发展

三、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生产特殊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完成了唯物史观的创立,也从生产劳动入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特殊形式,揭示出了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因此,正确把握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对于我们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法。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就是历史的角度,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研究开始,一直到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写作。在这一历史过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理论研究的着眼点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生产一般到具体的历史的生产特殊的转换,这一转换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他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另一个角度是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即从特定生产方式的生产目的来研究生产劳动理论问题。他据此认为人们关于什么是生产和非生产的讨论是联系一定生产方式一定生产目的来进行的。在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条件下,只要人们生产了可供人们生活消费的产品而且经过人的消费,就证明人们创造或生产该种产品的活动属于生产性劳动。在一般商品生产条件下,凡是生产了商品并且经过交换由别人承认了其中所耗费的人的劳动,也就证明了该种活动是属于生产性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们只有不仅生产了商品,而且是生产了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并经过商品买卖而实现了其中的剩余价值,这对于资本家来说才是生产的,由此所耗费的劳动也才能被看作是生产性劳动。由此可见,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对人类的各种活动具有不同的看法,究竟哪些属于生产性劳动,哪些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完全取决于人类一定历史阶段特定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目的。马克思通过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通过对各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具体详尽地考察,这样才揭开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神秘面纱,揭示了各种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及不同的社会形态前后更替的历史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类特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演变所决定的。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作了一个全面的概述,首先是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标准问题,以此来定义生产劳动。接着对生产劳动本身进行分析,区分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就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的关系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作一个简单的论述。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探索历程作一个历史性的分析,并寻求在此分析上如何把握生产方式的演变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指出立足于生产特殊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问题,研究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本质和各种根本性关系,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的产生以及它不断地走向科学和成熟,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这一视角转换和立场转换,在于马克思通过这种视角和立场的转换,使他的生产劳动理论日益成熟和完善。正是随着他的生产劳动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他的唯物史观也随之而确立和不断完善起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