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研究——基于揭示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视野
【6h】

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研究——基于揭示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视野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分析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布尔迪厄的学术生涯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布尔迪厄的学术生涯及其重要著作

一、学术生涯

二、重要著作

三、重要教育著作

第二节布尔迪厄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文化再生产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三章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要点

第一节揭开教育的外衣——符号暴力理论基础

一、一项作为前提的公理原则

二、教育行为

三、教育权威

四、教育工作

五、教育系统

六、课程

第二节语言资本的区隔与再生产

一、语言资本的功能

二、伯恩斯坦和吉登斯对语言资本的技术性分析

三、语言象征性权力的再生产

第三节选择与淘汰

一、考试——社会分层的工具

二、社会性选择与技术性选择

三、教育系统的思想功能

笫四节 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结构演变——权力的转移

第四章对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价值贡献

一、透视社会制度的背后

二、人类学发展的重要转折。

三、为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四、超越二元对立:构建高等教育理论办法论的新途径

第一节 关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不同观点

一、威利斯对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实证

二、对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讨论

三、对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进一步分析

第五章 文化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文化再生产理论在社会学与教育学领城内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一种揭示现代学校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布尔迪厄指出,学校教育并非一种铲除社会不平等的制度,相反,它以“遗传”的方式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此类不平等正当化和永久化。 以布尔迪厄的高等教育经典著作《再生产》为基础,本文系统地梳理和介绍了文化再生产理论并做出了评价,讨论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问题。文化再生产理论对于解读高等教育公平有着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