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
【6h】

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文所考察的唐山地区的地域范围

三、相关资料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唐山地区灾情的历史回放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灾情的历史回放及影响

一、灾情回放

二、灾情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 灾荒成因分析

一、自然原因

二、人为原因

第二章 唐山地区应对灾荒的举措

第一节 城镇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一、整顿市镇粮食供应和开展节约粮食运动

二、大量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

三、生产自救,大搞“瓜菜豆代”

四、开展防病、灭病工作

第二节 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一、政府救援

二、灾民自救

第三章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评价

第一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成绩与不足

一、救灾渡荒的成绩

二、救灾渡荒的不足

第二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经验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附录一 :1949-1962年唐山市总人口

附录二 :1949-1962年唐山市死亡人口

后记

展开▼

摘要

1959—1961年的大灾荒,历年来被史学工作者及一部分经济学、社会学工作者所广泛关注。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灾荒的严重程度及造成灾荒的因为两个方面,对于灾荒的救助则鲜有人研究。本文借助历史学、社会保障学、社会救助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理论,对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的救灾渡荒问题进行全面探究。
   本文从灾情的历史回放、成因分析、应对举措、成绩与不足、经验教训等几个方面全面考察了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的救灾渡荒工作,勾勒出了唐山地区灾荒的全貌,指出此次灾荒是在自然灾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对城镇和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考察,认为此次救灾虽然省级政府反应有些迟缓,但由于唐山地区各级政府的积极领导与高度重视,加之前期的各类防灾措施的有效落实,使得救灾渡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大规模社会动乱的发生,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到1961年底,唐山地区灾荒得到基本遏制。唐山地区在救灾渡荒工作中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