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过度充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模式的影响
【6h】

肺过度充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模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肺过度充气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呼吸模式及气体交换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吸气分数与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英文缩写中文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肺过度充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模式及气体交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肺过度充气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呼吸模式及气体交换的影响。
   方法:
   对54例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PFT)及斜坡式功率递增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胸内气体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tg%pred)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将受试者分为两组,A组为低肺过度充气组(Vtg%pred<150%pred且DLco%pred≥80%pred,29人),B组为高肺过度充气组(Vtg%pred≥150%pred且DLco%pred<80%pred,25人)。测定并分析两组间肺通气功能、呼吸模式、气体交换及运动耐力的差异。
   结果:
   1.静息期,两组间潮气量(VT)及呼吸频率(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峰值运动期,A组的VT显著高于B组(p<0.001),并且两组间分钟通气量(VE)的差异(p<0.001)也显著高于静息期(p<0.05)。
   2.峰值运动期,两组间吸气时间(tI)与呼气时间(tE)的比值(tI/tE)、VT/tI及VT/tE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B组的呼吸困难程度(VE/MVV)明显高于A组(p<0.001)。
   3.CPET测定结果显示,B组相较于A组其峰值运动负荷(Peak Load)、峰值摄氧量(Peak VO2)、通气有效性及峰值运动期氧脉搏(Peak O2 pulse)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终止运动原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更多的患者由于呼吸困难终止试验。
   4.COPD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2%pred)与PFT参数中的Vtg%pred及DLco%pred相关性最强(分别为r=-0.55及0.68,p<0.001)。Peak VO2与Peak VT具有显著相关性(r=0.77,p<0.001),Peak VT则与静息时测定的深吸气量(IC)具有显著相关性(r=0.63,p<0.001)。
   结论:
   高肺过度充气COPD患者相较于低肺过度充气COPD患者,其VT在运动过程中可增加的弹性幅度更小,峰值运动期呼气时间在呼吸周期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并且具有更严重的运动耐力下降、通气功能受限、换气效率下降及呼吸困难程度。
   第二部分吸气分数与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IC、IC与肺总量之比(IC/TLC)(或称吸气分数,IF)及相关肺功能指标与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
   方法:
   对50例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COPD患者及34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进行PFT及斜坡式功率递增症状限制性CPET,测定相关肺通气功能参数、气体交换参数,记录受试者CPET的终止原因。
   结果:
   1.COPD患者的IF与运动耐力(Peak VO2%pred)有显著的相关性(r=0.52,p<0.001),IF可作为预估COPD患者运动耐力减低的独立变量,并且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方程为:Peak VO2%pred=65.9 IF+0.45 FEV1%pred+35.8(RC2=0.39,p<0.001),
   2.低IF值(<0.23)的COPD患者(18例)比高IF值(≥0.23)COPD患者(32例)有着更严重的肺过度充气及运动耐力下降,峰值运动时的两者的BF无显著性差异,前者的Peak VE及Peak VT均较后者下降。
   结论:
   吸气分数为反映肺过度充气的良好指标,且较FEV1更好的预估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