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苏北农村初级中学为例
【6h】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苏北农村初级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概述

(一)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涵义及其产生的背景

1.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涵义

2.农村留守中学生产生的背景

(二) 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1.农村留守中学生现状的要求

2.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要求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 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3.调查对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 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不当

2.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协调

3.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学校方面

1.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和农村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的缺失

2.远离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3.思想品德教育队伍的参差不齐

(二) 家庭方面

1.父母监管不到位,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缺少氛围

2.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 社会方面

1.农村落后陋习的影响

2.网络传媒的负面影响

3.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脱节

(四) 学生方面

1.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

2.留守学生人格塑造困难

3.个体发展的受限

四、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 建立加强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领导责任制

1.建立“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小组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建立学校、班主任思想教育督导小组

(二)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品德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教育作用

(三) 强化家庭教育功能

1.加强家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学习

2.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

3.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 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培养积极乐观、文明的生活态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城务工。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数无法随父母一同进城,只能留在原籍读书,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属一起生活,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常年无法与父母一起生活,与父母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久而久之,逐渐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甚至沾上了一些不良品行,迷失了人生航向。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了新时代教育教研的新课题。
   本文以苏北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为例,例举出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阐述了加强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四方面相结合着手,完善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构想,以期改变苏北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薄弱这一现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