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形象”视野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
【6h】

“国家形象”视野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成果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分析与讨论

3.1 解析与重构:走入“国家形象”时代的当代中国

3.2 文化的审视:身处“跨文化交流”语境下的中国武术

3.3 文化的自觉:融入“国家时代”时代中的中国武术

3.4 审“时”与度“事”:应对“国家形象”时代的中国武术发展策略

4 结 论

参考文献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化学、形象学、社会学以及体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正处于“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国武术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定位,并从建构“国家形象”的视角对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进行思考和揣度,提出了依附于文化的深厚根基,立足于文化的丰富内涵,走通过文化促进中国武术大发展的发展策略。
  研究认为:
  1.中国的“国家形象”自古有之,它曾经被誉为是一个地大物博、文明和平、先进发达、神秘奇幻的“理想化的国土”,也曾经被看作是一个“人间炼狱”般的、贫瘠的、落后的没落国度。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于是,扭转以往“被扭曲”了的“国家形象”,重新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已成为正在崛起的中国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2.在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是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文化越是具有持久发展的动力。中国武术作为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最具标识性的文化之一,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竞争力是中国武术参与当前世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3.文化的属性是中国武术的母体——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深层核心内涵,这一特性使得中国武术可以成为一种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担负起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时代使命。
  4.在全世界都在积极融入“跨文化交流”的浪潮以及世界各国都普遍注重塑造本国“国家形象”的今天,中国武术可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输出文化”,以一种“物态化”的载体的形式向世界输出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承担起向世界展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文化使命。
  5.我们应当利用民族文化赋予中国武术的独特文化个性,使其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实现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熟悉、认可乃至接纳,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有效促进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建构。
  6.文化作为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成员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时的一种重要标识,即是对不同国家的“国家形象”的影射。文化既可以表明身份,也可以塑造身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软实力”,具备着“硬形象”的作用。这为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启示,即:依附于文化的深厚根基,立足于文化的丰富内涵,使中国武术成为一种可以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品牌,从而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开辟更为宽广的空间。
  7.在世界“跨文化交流”场域中,中国武术应当以“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的身份作为发展的定位,凸显“文化身份”,并以获得世界对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认同为目标,进而实现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自我地位的巩固与发展。
  8.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应当固守文化的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中国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将中国武术的发展提升到塑造“国家文化形象”、服务“国家形象”建构的战略高度,使其成为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一种有效途径,从而推动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和当今世界中的大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