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染料的生物降解及红外光谱法(ATR)对蚕丝制品的分析
【6h】

染料的生物降解及红外光谱法(ATR)对蚕丝制品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染料的生物降解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蚕丝蛋白的生物降解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用于蚕丝制品的定性鉴别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用于蚕丝制品的定量分析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献及参与编写的教材

致谢

展开▼

摘要

染料和缫丝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对纺织品污水处理的方法探讨也是绿色工业生产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文中使用价格低廉、易于培养的活性污泥细菌对染料和丝素蛋白分别进行生物降解。通过观察和计算染料降解前后溶液的色泽、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细胞毒性、小鼠全身毒性试验等指标,判别染料的降解程度。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染料(酸性、碱性、分散染料)进行了有效降解,降解后CODCr的去除率为54.9%~76.1%,溶液的CODCr值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染料的平均降解效率为82.2%,碱性染料的平均降解效率(96.8%)高于酸性染料的平均降解效率(71.3%)。
  对降解前后丝素蛋白溶液的含固率、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丝素蛋白溶液和丝素膜的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细菌的作用下,溶液中的丝素蛋白发生降解,蛋白质浓度降低;同时细菌对丝素膜有微弱的降解。
  使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和溶解法分别对真丝、棉、麻纤维、涤纶面料、蚕丝棉混纺面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法对蚕丝的鉴别具有专一性,能将它从羊毛、蚕丝混纺、仿真丝纤维中区分开来,从而进行蚕丝制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但由于蚕丝发生了溶解,该法不能满足蚕丝制品的无损检测和快速批量检测;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在蚕丝含量定量分析方面显示出准确、快速、无损的优势,数据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4%,使用峰面积法和峰高法定量分析时所得的数据一致,且与国家标准的溶解法基本吻合。检测数据不受织物色泽、厚度的影响,但织物的含水率对定量分析的影响较大。在室温下,湿度<60%时,样品不经过烘干预处理用ATR法直接定量分析相对误差<5%,满足工业分析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