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和引导穿刺活检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6h】

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和引导穿刺活检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 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癌临床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附 图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前列腺高分辨力成像方法主要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但常规MRI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且非癌病变如炎症、增生、疤痕、钙化等也可具有类似Pca的影像学表现,因此常规MRI对诊断Pca尤其对早期Pca,有一定的困难。而TRUS由于直肠探头频率较腹部探头高并且检查时紧贴前列腺对显示前列腺结构具有较高分辨力,但评价肿瘤内部新生血管效果不是很理想。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采用新型的超声造影剂SonoVue,较好的显示肿瘤的新生微血管,能增强超声对组织内血流尤其对细小、低速血流探查的敏感性。本研究采用经直肠CEUS和MRI对前列腺进行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经直肠CEUS诊断前列腺癌价值进行初步评价;对经直肠CEUS定位的前列腺超声导向下穿刺活检方法作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经直肠CEUS和MRI前列腺病变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照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评价经直肠CEU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08年2月到2012年10月间我院同时具有完整经直肠CEUS和MRI前列腺检查资料,均获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的前列腺病例,根据2012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确定入组条件:(1)直肠指检发现结节,任何PSA值;(2)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MRI发现异常信号,任何PSA值;(3)PSA>10ng/ml,任何f/tPSA和PSAD值;(4)PSA4-10ng/ml,f/t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符合以上之一者,且MRI检查先于经直肠CEUS,影像学检查与获得病理结果的时间间隔小于10天,即入组本研究,共48例。对所获前列腺经直肠CEUS图像和MRI
  图像进行分析,做出定性诊断,对照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对直肠CEUS、MRI、经直肠CEUS联合MRI在Pca诊断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本组48例前列腺病例(年龄50~91岁,平均年龄70.3岁)中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学证实前列腺癌30例,良性增生18例。经直肠CEUS诊断Pca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77.08%、80.00%,72.22%。MRI诊断Pca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79.16%、76.67%,83.33%。经直肠CEUS联合MRI诊断Pca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85.42%、86.67%、83.33%。经直肠 CEUS与MRI二者在Pca诊断符合率和敏感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直肠 CEUS低于 MRI,P<0.05)。二者联合应用对 Pca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分别高于经直肠 CEUS和 MRI,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经直肠CEUS和MRI是临床PCa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经直肠CEUS和MRI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符合率、敏感性。
  第二部分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从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临床疑诊前列腺癌患者116例,患者均进行了TRUS或CEUS联合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所有患者均有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2012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确定前列腺穿刺指征:(1)直肠指检发现结节,任何PSA值。(2)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MRI发现异常信号,任何PSA值。(3)PSA>10 ng/ml,任何f/tPSA和PSAD值。(4)PSA4-10 ng/ml, f/t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符合以上之一者即入组本研究。将CEUS结合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的病例设为造影组,单独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的病例设为普通组,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照,对两种穿刺方法Pca阳性率和穿刺针数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评价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本组116例临床疑诊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4.3岁)中造影组48例,普通组68例,造影组Pca穿刺阳性率62.5%与普通组Pca穿刺阳性率58.82%相近,二组Pca穿刺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f/tPSA比值>0.15时,二组穿刺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 f/tPSA比值≤0.15时,患者经超声造影后,Pca穿刺阳性率由10.34%增至44.83%,二组 Pca穿刺阳性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造影组平均穿刺8.21针;普通组平均穿刺11.29针,造影组每一病例穿刺针数要少于普通组。比较两组阳性穿刺率,造影组共穿刺394针,PCa阳性针数112针,单针阳性率为28.43%;普通组共穿刺768针,PCa阳性针数145针,单针阳性率为18.8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f/tPSA比值≤0.15时,前列腺超声造影可提高Pca穿刺阳性率。超声造影组的穿刺针数少于普通组,但Pca穿刺阳性率并未降低,且穿刺点阳性针数明显高于普通组,提高了单针阳性率和穿刺准确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