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问题及改革途径研究
【6h】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问题及改革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4 研究综述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理论探讨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依据

2.3 政策依据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设计

3.1 调查工具的选择

3.2 调查取样设计

3.3 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四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实证分析

4.1 抽样样本的描述

4.2 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情况调查

4.3 学生勤工助学动机分析

4.4 学生勤工助学效能分析

4.5 学生勤工助学工学关系分析

4.6 学生勤工助学权益保障分析

4.7 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

4.8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对勤工助学认识上存在偏差

5.2 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少、层次低

5.3 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拓展不足

5.4 勤工助学和学业联系不紧密

5.5 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缺乏保障

5.6 勤工助学资金总额不足

5.7 学校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完善

第六章 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改革途径研究

6.1 加强政府主导

6.2 促进社会参与

6.3 强化学校职责

6.4 完善自我教育

6.5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不仅能缓解大学生的生活困难和精神贫乏,而且在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大多数研究者着眼于勤工助学的思辩研究和现象探讨,对于勤工助学的实证研究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借助于苏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力图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探讨其现存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以实现理论上的一点建树,为正在发展中的高职实践教育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文献研究和访谈资料所得到的信息,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应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动机;勤工助学的效能;勤工助学工学关系紧密度;学生权益保障;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评价。按照这样的要素分析,本研究设计了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情况调查问卷,用该问卷对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表明:
  1.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外,学生勤工助学月收入差距比较大,勤工助学职位以劳务型为主,勤工助学岗位少、机会不易获得,一半左右的学生每周勤工助学时间超过8个小时,大部分学生从老师同学处获得勤工助学信息。
  2.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动机主要是丰富生活、增加就业机会、培养综合能力等。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年级、家庭收入、周工作时间和勤工助学月收入在勤工助学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3.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对其了解社会、培养独立自主能力的帮助比较大,对学业帮助比较小。不同性别和年级在勤工助学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4.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经常会遇到工作报酬无保障、工作强度大等方面的问题,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遇到这些问题时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5.学生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不高,独生子女及其性别、家庭所在地、年级以及勤工助学地点在学校满意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不合理、工学关系不紧密、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缺乏保障、学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为改善以上问题,研究进一步提出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勤工助学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