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市2014年核技术利用单位工作人员个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6h】

苏州市2014年核技术利用单位工作人员个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苏州市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一、研究技术路线

二、监测对象与方法

1、监测对象

2、监测仪器设备

3、监测方法

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5、调查方案

6、调查问卷的质量控制

7、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放射工作人员调查

(二)、核技术利用单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四、讨论

1、个人剂量监测异常值的分析

2、核技术工业利用单位的个人剂量现状

3、核技术医用单位的个人剂量现状

4、加强辐射防护的建议和措施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发展及个人剂量监测分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对2014年苏州市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苏州市2014年核技术利用单位的防护现状,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掌握2014年苏州市核技术利用单位中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值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原因,为辐射监管部门提供技术参考。
  方法:
  对2014年苏州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采用热释光法进行个人剂量监测,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方法,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工龄、辐射工作类型、辐射类型等因素。用EXC EL2010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1.本次共调查1185家单位,涉及放射工作人员9190人,其中核技术工业利用的单位有794家,放射工作人员有5439人,核技术医疗利用单位有391家,放射工作人员3751人。
  2.调查监测9190名放射工作人员,2014年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376 mS v,其中8998人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小于1mSv,年剂量当量在1~5 mSv之间的有174人,年剂量当量在5~20 mSv之间的有13人,年剂量当量在20~50 mSv之间的有5人。
  3.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除性别、年龄对于个人剂量结果没有影响(P>0.05),工龄超过十年的放射工作人员对于个人剂量结果有影响(P<0.05)。辐射工作类型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有影响(P<0.05)。
  4.核技术工业利用单位不同辐射工作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从事移动探伤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最大,且与其他工业辐射工作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5.核技术医疗利用单位不同辐射工作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从事放射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最大,且与其他医疗利用辐射工作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苏州市2014年绝大多数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防护工作做得较好,98%的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小于1mSv。
  2、多因素分析后可得,性别、年龄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结果没有影响(P>0.05)。
  3、工龄超过十年的放射工作人员对于个人剂量结果有影响(P<0.05),且呈正相关。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加强工龄超过十年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增强其辐射安全意识。
  4、辐射工作类型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有影响(P<0.05)。且生产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较高,应加强对这一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培训和监督。
  5、射线装置和密封放射源对个人剂量值没有影响(P>0.05),非密封性放射源对个人剂量值有影响(P<0.05),应加强对这一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和辐射培训。
  6、不同核技术工业利用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移动探伤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结果最高。
  7、核技术医疗利用不同辐射工作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放射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结果最高。
  8、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移动探伤、辐射加工和放射治疗行业监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