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住院超过30天患者病例分析
【6h】

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住院超过30天患者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住院超过30天患者病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相关概念

2.1 平均住院日

2.2 临床路径

3 结果

3.1 2014-2016年全院出院患者的总体情况

3.2 2014-2016年住院超30天患者的基本特征构成比的比较

3.3 2014-2016年住院超30天病人的病种变化

4 讨论

4.1 关注男性和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

4.2 支付方式客观上影响住院时间的长短

4.3 疾病本身是住院时间长的主要因素

5 建议

5.1 积极推进双向转诊机制

5.2 加强对参保患者的住院管理

5.3 重点病种重点监管

5.4 加强考核

第二部分 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住院超过30天患者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2 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2.1 2016年全院出院患者的总体情况

2.2 住院超30天患者的住院日分布的影响因素

2.3 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3.1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3.2 单病种管理

3.3 住院流程优化

3.4 拓展门诊功能

3.5 日间手术

3.6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3.7 运用信息化技术

3.8 推行双向转诊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平均住院日是一项反映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住院时间越长对患者和医院双方都存在不利的影响,如何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首先对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住院超30天患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出住院超30天的影响因素;然后以2016年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有关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关系,并根据以往国内外关于缩短住院日的相关措施和经验,重点实施对住院超30天患者管理,以实现现有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导出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住院费用来源及构成、住院期间是否感染、预后情况等信息,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分析包括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和ID3决策树分析等。
  结果:
  1.2014-2016年住院超过30天患者病例分析情况
  2014至2016年该医院住院人数逐年增加,但是住院超30天患者的占比却逐年下降,住院超30天患者以男性,年龄>60和医保患者居多,且三年来构成比无差异。排前五位的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2.2016年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数据深入分析
  对2016年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日、年龄、手术次数、是否参保、是否转科、不同病种等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病种的住院日、年龄、费用的基本统计量和分布特性,和药费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病种的患者属性、住院日分布和费用构成存在差异,为不同科室的差异化的病床管理提供了依据。
  对住院超30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逐次回归分析,得出年龄、病种、住院费用是主要影响因素;对超长住院日患者病例进行了 K均值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并分析了不同聚类的患者和费用构成特点;最后以住院超30天病案作为训练数据,对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生成决策树模型,最终包含的自变量为年龄、是否危重、病种和性别,可以根据相关属性对未来病例进行预测。
  结论:
  1.需关注男性和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支付方式客观上影响住院时间的长短;疾病本身是住院时间长的主要因素。
  2.不同科室应采取差异化的病床管理。
  3.根据数据深入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关于缩短住院日的相关措施和经验,提出对住院超30天患者的有效管理办法。主要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住院流程优化、拓展门诊、日间手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信息化和双向转诊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