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苓桂术甘汤临床验案回顾之分析探讨痰饮病辨证论治规律及其本质
【6h】

基于苓桂术甘汤临床验案回顾之分析探讨痰饮病辨证论治规律及其本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临床验案资料统计

2.1方法

2.1.1资料来源

2.1.2收集标准

2.1.3统计方法

2.结果

2.2.1一般情况

2.2.2病种分布

2.2.3运用指征

2.2.4用药剂量及加减

2.2.5常用疗程

第三部分讨论

1关于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问题

2关于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讨论

2.1一般情况:

2.2临床表现情况

3运用方法探讨

4苓桂术甘汤方对于揭示痰饮病辨证论治及其实质

4.1从苓桂术甘汤之运用探析痰饮病辨证论治

4.2从临床症候分析苓桂术甘汤对于痰饮病实质及其诊断意义

4.3痰证实质不应指向于一个器官、病种

4.4痰饮之邪轻微时其实质不应倾向于生物医学的病变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金匮要略》描述痰饮致病症状繁杂,涉及现代临床诸多病种。苓桂术甘汤是主治狭义痰饮的代表方,也是现代中医临床常用经方之一,主治广泛,运用灵活,疗效肯定。但是症候症状多样,主症(根据条文精神,主要有胸胁支满,目眩)言简意赅,甚至并没有明确列出舌质,舌苔,脉象,并不能完全涵盖临床表现出来的众多症状。而且又不是治疗这些不同病证的唯一主治方剂,只是在辨证为脾虚水停的情况下运用该方。但是,根据所收集资料分析,仍有在不具备证型分类的情况下用之,并取得疗效,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及怎样运用该方是行之有效的,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之一。
   鉴于中医学以临床经验为主体内容的特性,本研究通过对苓桂术甘汤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苓桂术甘汤方在诊断(如所治病种,症候表现),治疗(如常用剂量,常规疗程,常见加减等)方面的一些重复性较高的内容,推断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指导临床对苓桂术甘汤的正确运用。通过分析张仲景所分之四饮表现,从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治疗,怪病从痰治,舍脉从证,主治西医病种分布之间等几个方面共有的规律,从而得出苓桂术甘汤关于痰饮病辨证论治规律。
   痰饮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学术内容之一,但关于痰饮尤其是无形之痰的诊断却始终是未解决的中医学重大难题。“怪病从痰论治”,但是因为“怪病”的界定困难使中医无形之痰的诊断犹如一座巨大的迷宫让中医学迷失其中困扰不已。同时,诊断的困难必然带来治疗的盲目,故痰饮病由诊断的困难带来的疗效低下的问题也是中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苓桂术甘汤作为治疗痰饮的代表方之一,通过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痰饮病的认识,试探性地从更广泛意义上的痰饮形成的物质基础方面探讨这些结果(主要是高度集中的症状)对痰饮病实质的认识与诊断意义。并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问题与见解,希望对临床痰饮病的治疗与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赵蕊;

  •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临床基础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春祥;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痰饮;
  •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临床分析; 痰饮病; 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