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针灸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6h】

温针灸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1.研究目的:
   周围性面瘫足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该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为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普遍以20~40岁最为常见,男性略多,通常急性发病,于数小时或一个星期内达到高峰,发病前会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的临床症状。
   针灸治疗面瘫的历史悠久,临床疗效也得到了肯定,本研究拟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模式,从临床对照数据中,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症状临床疗效,为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具体成效研究结果,以及治疗本病可参考方法及疗效判断标准。
   本病在发病后会造成外观形象上的改变,所以可能会导致患者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选择采用疗效较好的治疗方式,是此项研究重点。
   2研究方法:
   本研究恪守科学研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组模式,分别设立治疗组(单纯针刺加温针灸完骨穴法)与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法)各20例,两组数据均经过两个疗效,将两组的针灸临床疗效结果进行比对。观察指标分别于第一,二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纪录。以此对照数据的结果,评定单纯针刺治疗和单纯针刺加温针灸完骨穴治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3.研究结果:
   周围性面瘫临床主要症状有面部表情不自然,眼裂闭合不全,鼻沟变浅,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等。观察两种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临床症状疗效的方法发现,单纯针刺治疗与单纯针刺加温针灸完骨穴治疗皆可明显改善患者面部表情不自然,眼裂闭合不伞,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的临床表现;将两组比对后显示,单纯针刺加温针灸完骨穴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不过两组治疗方式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具体临床疗效。而面神经功能的问题在两组治疗下均能有显着的改善效果(P<0.05)。
   本研究分别采用了H-B(House-Brackmann)分级和Portmann评分两个系统对患者的面部功能作评价。无论是单纯针刺治疗或是单纯针刺加温针灸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皆能有较好的I临床疗效,根据H-B功能分级,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7例、好转1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2例。对患者采用Portmann作功能评分,治疗组:满意13例、良好6例、尚可1例、差0例:对照组:满意9例、良好7例、尚可3例、差1例。此两组在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显着疗效,尤以治疗组为优。再分析两组愈显率的构成比,得知治疗组的有效例数是以“痊愈”和“满意”占半数以上,而对照组则侧重于“显效”和“良好”之间。经统计学处理,这分部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
   4.结论:
   1、两组治疗后分别通过H-B分级与Portmann功能评分评定,从总有效率和症状积分的变化,发现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有显着性的改善(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
   2、由两组的总有效率例数的构成比比较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集中在“痊愈”,而对照组则集中在“显效”加“有效”,经统计学处理,可以得知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在疗程的不同阶段作比较,治疗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有明显的优势。疗程结束后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的效果明显(p≤0.05)。在疗程的中期,治疗组的Portmann功能评分己达很好的结果,说明单纯针刺加温针灸完骨穴治疗法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单纯针刺加温针灸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表征,提高疾病治愈率以及愈显率,具有疗效好,疗程较短的优点,并可避免西药的副作用及潜在合并症发生机率,此治疗方式经济,简单,易使患者接受,可有效并利于临床上应用。

著录项

  • 作者

    梁云相;

  •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灸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旭;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45.12;R245.315;
  •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完骨穴;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