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移动汇聚层与接入层传输网演进研究
【6h】

江苏移动汇聚层与接入层传输网演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 言

1.1. 选题意义

1.2. 江苏移动传输网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

第2章 传输网 IP 化演进

2.1. 移动网络全 IP 化演进背景

2.2. IP 业务承载技术

2.3. PON 技术

2.4. PTN 技术

2.5. OTN 技术

第3章 江苏移动汇聚层、接入层演进策略

3.1. 江苏移动城域传输网现状分析

3.2. 传输网 IP 化演进策略分析

第4章 江苏移动传输网 IP 化组网方案设计及实施

4.1. 江苏移动传输网各层组网现状

4.2. TD 网络配套传输组网方案

4.3. 全业务竞争下传输网组网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小结

5.2. 今后的工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向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过渡,以及国内各大运营商的重组和全业务化,全面开放、激烈竞争的中国电信市场已经形成。各运营商均在09年拿到了3G牌照,推出了各自的3G网络,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核心网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化及传输网、数据网演进进程。传统的有线运营商开始进军无线领域,而作为传统的无线运营商,中国移动也开始涉足有线领域,推出了集团接入、小区宽带业务等一系列基于数据网的业务。对于中国移动,原有的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以承载语音业务为主的传输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传输网络的IP化和容量的扩大迫在眉睫。如何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传输网络及城域数据网络的同时,兼顾网络的平滑过渡和演进,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的前期投资,从而保证用户业务的连续性、网络的可升级性、组网的难度,以及便捷性,将是一个有实际应用和参考价值的研究课题。
  本文在对江苏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汇聚层与接入层组网方式深入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几种不同的传输网IP承载技术,比较了这几种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得到分组化传送技术作为下一代传输技术,既继承了SDH/MSTP(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同步数字体系/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网络在多业务、高可靠、可管理和时钟等方面的优势,又具备以太网的低成本和统计复用的特点,将在IP业务的承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提出传输网IP化演进的传输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等新技术在向全网络IP化演进过程中的引入模式和各自适用的场景。结合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网络的组网方式,对传输网组网演进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最后,根据 SDH、MSTP、PTN、PON、OTN几种技术的各自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场景,从全业务发展的角度对传输网汇聚层、接入层提出对应的组网模型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是基于江苏移动全网络IP化的背景,对江苏移动传输网IP演进的研究,案例都是由江苏移动本地传输网2009-2010年网络规划建设的依据,组网模型在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本地传输网2010建设中已立项建设并实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