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江西上犹县为例
【6h】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江西上犹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相关理论阐述

1.5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6 相关概念界定

2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情感需求

2.1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2.2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2.3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3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以江西上犹县为例

3.1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

3.2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产生的影响

4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原因分析——以江西上犹县为例

4.1 留守儿童家庭方面的原因

4.2 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分析

4.3 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方面的原因分析

4.4 社会及政府方面的原因分析

5 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教育对策

5.1 注重家庭情感教育的核心力量

5.2 强化学校情感教育的中坚力量

5.3 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约束力

5.4 重视社会和政府的重要力量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迫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诸多现实问题,很多农民工把孩子留在农村,自己进城务工谋求生计,由此而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且这一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当代逐渐突出的社会问题。我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情感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儿童全面发展、对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江西上犹县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实际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向老师、乡(镇)村干部、学生、学生家长、监护人、上犹县妇联、团县委、教育局了解相关情况,发现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归属感缺失、安全感缺失、责任感缺失、自我价值感缺失等情感缺失表现,并且往往表现出学习欲望下降、道德行为异常、心理状态不佳、性格形成分化等不良影响。本文从多方面角度进行考虑,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产生的原因,并重点从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儿童个体等方面提出了适合贫困地区、特别是江西省的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