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配料法”用于长江下游暴雨预报
【6h】

“配料法”用于长江下游暴雨预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成分定义及其诊断

第三章统计分析

第四章模拟预报检验

第五章可视化界面的实现

第六章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论文附图1

论文附图2

论文附图3

论文附图4

致 谢

展开▼

摘要

介绍“配料法”的概念和国内外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南通站点进行本地化。“配料法”也称成分法,是一种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是指用基本成分的观点,预报降水可能性的方法,适用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等的预报。设计了一个表示强降水趋势的指数ZH,试图在定点、定量预报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进一步建立适合本地的平台预警系统,尝试业务环境检验。 “成分”是指直接对降水事件的发展和强度有影响的基本物理量或过程。这些基本成分的正确搭配,能产生预计的天气现象,从而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对暴雨而言,几个基本物理成分是上升强迫,不稳定,水汽和降水效率。 根据这些原则,用Q矢量散度来定量上升强迫、湿位涡定量不稳定能量,相对湿度和温度露点差来定量水汽和降水效率,根据1998-2003年历史的NCEP资料计算,得到ZH与降水的对应关系,确定ZH表达式,之后用MM5模式进行运算,得到预报时刻的ZH值,用来预报强降水的产生。 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和预报检验,讨论了几年的降水和暴雨事件,得到了一些基本的结论:ZH指数诊断比单一量诊断要好;ZH指数对暴雨预报的效果好;南通8站区域平均后用来代表南通单站的效果较好;此方法可以用于台站预报暴雨。同时,还实现了可视化界面,方便预报员操作。 但是,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如个例数目不够充足、纯单站预报效果仍然不够理想,VB的界面比较独立,没有和常用的气象软件如micaps结合,这些都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