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牧区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
【6h】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牧区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 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1.2.2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1.2.3家畜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研究

1.3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资料来源与方法

2.1资料来源及处理

2.2研究方法

2.3插值方法

第三章中国牧区家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的建立

3.1中国牧区基准时段气候条件分布

3.2家畜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分析

3.2.1蒙甘区家畜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

3.2.2新疆区家畜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

3.2.3青藏区家畜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

3.3家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的建立

3.3.1蒙甘区家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

3.3.2新疆区家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

3.3.3青藏区家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

第四章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牧区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

4.1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结果及评述

4.1.1全球多模式B1情景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结果

4.1.2区域气候模式A2情景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结果

4.2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牧区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

4.2.1基于全球多模式B1情景的未来家畜地理分布趋势

4.2.2基于区域模式A2情景的未来家畜地理分布趋势

第五章结论及不足之处

5.1主要结论

5.2创新点

5.3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剧烈的生态系统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会直接和间接地通过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导致家畜分布区域的变化,从而对草地畜牧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和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家畜分布的影响,对制定草地畜牧业经济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分析了中国牧区主要家畜的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方法分区建立了家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利用建立的模式和气候变化预估结果,分别模拟分析了B1、A2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牧区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中国牧区主要家畜的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在蒙新区,牛、马要求温凉湿润的气候条件;骆驼、山羊、驴则对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骆驼、山羊对强光照条件的适应能力强;绵羊的生态适应幅度较宽,但对强烈光照和极干旱的气候条件适应能力较差。而在青藏高原区,牦牛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强光照的气候条件适应能力较差;藏绵羊和藏山羊则对低温和干旱、少雨、强光照的气候条件适应能力较强。
   (2)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蒙甘肃牧区、新疆牧区及青藏高原牧区家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所建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牧区家畜地理分布的气候规律,可为中国畜种的合理布局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研究提供依据。
   (3)应用畜种结构气候模式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在B1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区域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B1情景下,受未来气候条件(温度和降水)变化的综合影响,蒙新区:牛、驴和山羊呈升高趋势,而马、骆驼和绵羊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青藏区:牦牛比重升高,而藏绵羊和藏山羊比重降低。确定了各畜种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格局。通过比较气候变化后与基准时段下畜种地理分布的差异,分析了未来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变化。
   (4)应用畜种结构气候模式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在A2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区域家畜地理分布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A2情景下,蒙新区牛和驴的比重均呈升高趋势;马和绵羊的比重蒙甘区降低、新疆区升高;骆驼整体呈降低趋势;山羊在蒙甘区呈升高趋势,而在新疆区则有所降低。青藏区大致以34°N为界,以北地区牦牛的比重升高,以南地区则有所降低;藏绵羊和藏山羊与牦牛的变化相反,34°N以北地区的比重降低,以南地区则比重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