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囊藻水华的微生物控制:1.微囊藻裂解菌的筛选 2.一种吞噬微囊藻的原生动物的研究
【6h】

微囊藻水华的微生物控制:1.微囊藻裂解菌的筛选 2.一种吞噬微囊藻的原生动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前言与综述

1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的形成和危害

1.1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水华发生

1.2水华的危害

1.3微囊藻毒素及其危害

二国内外水华的主要防治措施及生物技术的应用

2.1防治措施

2.2现代生物技术在水华控制中的应用

三水生生物在控制水华中的作用

3.1溶藻细菌的研究概况

3.2水生动植物的作用

第一章溶藻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结论

五八株溶藻细菌的进一步筛选

5.1八株溶藻细菌溶藻性能的比较

5.2结果

六不同发酵温度对XW-101菌溶藻效果的影响

七溶藻方式的判定

八XW-101菌对几种蓝藻溶解作用的比较

九讨论

第二章 XW-101菌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

一菌体形态观察及培养特征

二生理生化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吞噬微囊藻的鞭毛虫分离和培养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三实验结果

3.1不同水样的叶绿素a含量和原生动物计数

3.2形态分类及吞食藻过程的观察

3.3鞭毛虫在饥饿时及食藻(诱导)后蛋白酶活力的变化

3.4鞭毛虫吞噬微囊藻对毒素含量的影响

3.5四种微藻喂养鞭毛虫结果比较

3.6温度对鞭毛虫生存及复活的影响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鞭毛虫食藻特性的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三实验结果

3.1鞭毛虫对几种藻类作用的比较

3.2不同培养方式对鞭毛虫吞食微囊藻的影响

3.3不同浓度的鞭毛虫对微囊藻的吞噬效果

3.4不同温度下鞭毛虫吞食微囊藻的效果

3.5鞭毛虫在不同pH值时吞食微囊藻的效果

3.6鞭毛虫的食藻作用与藻浓度/虫浓度的关系

3.7氨氮浓度对鞭毛虫食藻作用的影响

3.8苯酚浓度对鞭毛虫食藻作用的影响

3.9鞭毛虫对野外水样的叶绿素a去除

3.10鞭毛虫的分子鉴定

四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利用溶藻细菌和食藻鞭毛虫控制微囊藻水华进行了初步研究。 从野外水体中分离到8株溶藻细菌,对它们进一步筛选,最后得到XW-101菌的溶藻效果相对最好,初步研究表明,XW-101菌是通过分泌胞外代谢产物进行杀藻的,生理生化鉴定显示,XW-101菌是斯图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溶藻细菌有可能作为微囊藻水华控制的方法之一。 对不同来源的水样中原生动物的计数和叶绿素a含量测定表明,蓝藻生长旺盛的地方,原生动物的数量也越高,蓝藻的种群数量或许与原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从一个有水华发生的池塘里采集分离到一种能吞噬微囊藻的鞭毛虫,运用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该鞭毛虫的形态特征和吞噬过程。将该鞭毛虫以集胞藻、微囊藻、鱼腥藻、小球藻以及蛋黄、奶粉、大肠杆菌和酵母为食物进行培养,结果,集胞藻、微囊藻、奶粉、蛋黄、及酵母都是该鞭毛虫很好的食物。将该鞭毛虫低温保存一个月后,种群数量在室温下恢复很快。该鞭毛虫在通常情况下易于培养,繁殖迅速且成本低廉。 本文比较了该鞭毛虫对几种藻类的吞噬作用。结果显示,这种鞭毛虫对单细胞蓝藻-微囊藻和集胞藻有很强的吞噬作用,但对丝状蓝藻和单细胞绿藻无吞噬作用;比较研究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鞭毛虫对微囊藻的吞噬效果,结果表明:通气搅拌可促进吞噬作用;吞噬的最适温度是30℃。在pH5-8范围内,吞噬能力无明显差异。在虫/藻比约为1/200时36h内可吞噬掉几乎全部藻细胞,虫体内的蛋白酶活性在摄食了藻体后明显提高,但鞭毛虫的吞噬作用并不能降低微囊藻毒素的含量。低浓度的苯酚可以促进鞭毛虫的吞噬作用,而较高浓度苯酚又会抑制鞭毛虫的吞噬作用,甚至杀死鞭毛虫。在较高的氨氮浓度下(27mg/mL),该鞭毛虫仍然有吞噬微囊藻的能力。在野外采集的水样中加入该鞭毛虫,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降低。 本研究显示,该鞭毛虫可培养运用于环境中微囊藻及其他单细胞蓝藻种群量的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