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子女”人格发展探析——柔性管理的视角
【6h】

农村“留守子女”人格发展探析——柔性管理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回眸与前瞻:农村“留守子女”人格发展研究、与柔性管理相关研究回顾

第二章想象与现实:农村“留守子女”人格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第三章追溯与反思:农村“留守子女”人格发展的成因

第四章努力与尝试:促进农村“留守子女”人格良性发展的思考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子女”面临着亲子关爱缺失、家庭监护教育不力的成长环境,传统的学校管理无法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农村“留守子女”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性,学校管理者认为农村“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对外在刺激的反映、情绪感受上比父母在家子女的问题严重。抽样调查情况表明,“留守子女”的人格发展问题主要是在情绪情感、孤独感、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子女,而在紧张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其他孩子没有显著的差异。 柔性管理理论的灵活性、适应性及协调性等特点有助于管理者主动去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以及管理对象的特殊要求,对于需要特殊关爱的“留守子女”会更有帮助。 与“留守子女”人格发展相关的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作为学校来说,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秉持柔性管理的理念,会给予“留守子女”更多的他们需要的关爱,有利于促进他们人格的良性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