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育语篇的意象图式分析——以与中美教育公平有关的意象图式为例
【6h】

教育语篇的意象图式分析——以与中美教育公平有关的意象图式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近年来关注的热门话题。它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在概念域中的映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建隐喻的一种模式,也是整个概念系统的体验基础。在认知语言学领域,意象图式在研究一词多义现象、语义转换、语法化以及隐喻构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者们运用意象图式的隐喻投射的认知模式多限于词汇层和句法层的分析,而关于语篇分析的研究多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语言学为研究视角,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语篇的研究较少。
   本文试图运用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中的意象图式分析教育语篇中的教育表达及教育语境中的诸多语言现象,并阐明意象图式理论在隐喻构建、转喻映射中源域与目标域的建构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中美教育语篇进行实例对比分析。为保证对比分析的信度,本论文的20篇语料来源于《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中文版)、《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以及其他教育相关网站,这20篇教育语篇都是有关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报道。
   本文归纳总结出中美教育语篇中常用容器、部分/整体、路径、平衡等4个主要意象图式,特别是用平衡图式和容器图式分析中西教育公平异同和认知动因。同时,本文归纳了教育语篇中3个常用隐喻,即教育是经济,教育是场战争和社会是一座大厦、教育是基石;指出前两个隐喻大多出现在美国教育语篇中,后一个隐喻大多出现在中国教育语篇中;究其根源,中西文化模式的基本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根本区别,西方教育思想重功利、重竞争和重个体,而东方重群体和重和谐。
   本文认为特定认知域的认知模型受制于文化模型,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形式的差异。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个性差异较为明显,中美教育隐喻表达方式的差异就是一个佐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