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活性比较及其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6h】

三种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活性比较及其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三种天然抗氧化物质的简介

1.1.1 芦丁

1.1.2 金丝桃苷

1.1.3 维生素E

1.2 自由基

1.2.1 自由基的概念

1.2.1 自由基的分类

1.2.3 自由基的作用

1.3 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1.3.1 清除自由基

1.3.2 螯合金属离子

1.3.3 清除氧

1.3.4 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

1.4 协同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1.4.1 再生抗氧化物质

1.4.2 清除氧

1.4.3 螯合金属离子

1.4.4 抗氧化物质间的相互保护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非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与方法

2.2.1 清除DPPH自由基法

2.2.2 清除羟基自由基法

2.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

2.2.4 亚铁离子螯合法

2.2.5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2.2.6 还原力测定

2.2.7 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2.2.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清除DPPH自由基法

2.3.2 清除羟基自由基法

2.3.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

2.3.4 亚铁离子螯合法

2.3.5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2.3.6 还原力测定

2.3.6 不同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2.3.7 分析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与方法

3.2.1 制备母液

3.2.2 稀释母液

3.2.3 配制抗氧化剂-Triton X-100-亚油酸样液

3.2.4 准备实验组

3.2.5 增重法

3.2.6 MDA含量测定法

3.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增重法

3.3.2 MDA含量测定法

3.3.3 分析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抗氧化物质的活性及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4.1 材料、试剂及仪器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与方法

4.2.1 非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4.2.2 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非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4.3.2 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4.3.3 分析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芦丁、金丝桃苷和维生素E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理想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尽管对它们的研究众多,但目前未见对三者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及其复合物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本文以上述三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及协同作用。 主要结果如下: 1.在非油脂体系中,利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清除羟基自由基法、清除超氧阴离子法、亚铁离子螯合法、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和还原力测定法对芦丁、金丝桃苷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芦丁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次为金丝桃苷,最后为维生素E,芦丁和金丝桃苷在0.2mmol/L时的抗氧化能力普遍能达到维生素E的3倍以上,清除DPPH自由基法甚至达到了23倍。对几种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研究可知,亚硝基R盐钴离子褪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自由基法与其他几种方法的相关性均相对较好且参照物适用范围相对较广,维生素E不适合作亚铁离子螯合法的参照物。 2.在油脂体系中,利用增重法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法对三种单一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次为金丝桃苷,最后为芦丁,15天反应结束后,2000ppm添加量的维生素E的增重率约分别为其它两种物质的1/3,诱导反应时间为芦丁的10倍、金丝桃苷的3倍,而MDA含量则仅为芦丁的57.44%、金丝桃苷的66.46%。 3.按2∶1∶1、1∶2∶1、1∶1∶2和1∶1∶1的比例进行三种物质的复配,利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清除羟基自由基法、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还原力测定法、增重法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法评价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芦丁、金丝桃苷和维生素E的复合物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中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随着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非油脂体系中,芦丁和金丝桃苷是影响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而在油脂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则为维生素E。 4.方差分析和直接比较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体系中,三种物质的协同作用表现不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在以往的研究中甚少提及的抗氧化剂负协同作用,它在非油脂体系中出现较多,主要影响因素为芦丁和金丝桃苷,而在油脂体系中则多为正协同作用,主要影响因素为维生素E。不同体系协同作用的不同可为抗氧化剂复配与否提供参考意见,如正协同作用可多选用原材料粗提液或复配抗氧化物,而负协同作用则可多选用分离纯化或单一的抗氧化物质,以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抗氧化效率。 5.天然抗氧化物质中的特殊结构,如黄酮类物质基本结构中B环上的邻二酚羟基结构、C环上的2,3-双键与4-羰基结构、维生素E的苯并二氢吡喃环第六位的羟基结构等对于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对不同体系的抗氧化活性和协同效应产生影响。 本实验结果对天然抗氧化物质复配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鞠敏;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郑铁松;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园艺;
  • 关键词

    抗氧化物质; 活性比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