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 Study of The Clowns and Fools in Shakespeare’s Plays
【6h】

A Study of The Clowns and Fools in Shakespeare’s Plays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Table of Cont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The Traditions of the Elizabethan Clown and Fool

1.1 The Fool Cult in the Renaissance

1.2 Social and Dramatic Conventions for the Elizabethan clown

1.3 The Elizabethan Clowns and Fools

Chapter Two:The Clown Actors

2.1 William Kempe

2.2 Robert Armin

Chapter Three:Shakespeare's Clowns and Fools

3.1 Jack Cade in 2 Henry Ⅵ

3.2 Touchstone in As You like It

3.3 The Fool in King Lear

3.4 Autolycus in The Winter's Tale

Conclusion

References

展开▼

摘要

舞台上插科打诨的角色在文学批评中不受重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小丑和弄人也不例外,而莎士比亚却对他们情有独钟,在他绝大多数的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中都设置了这类角色。在他呈现的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舞台上”,这些角色显然不该被忽略。然而,在浩如烟海的莎士比亚研究成果中,有关小丑和弄人的研究比较有限。近年很多批评者受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影响,将其视为抵制正统权威、意图推翻既定社会秩序的代表。本文认为这种批评强调他们社会政治层面的意涵,却忽视了小丑和弄人所承载的欧洲愚人文化传统。
  本文以新批评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历史社会批评等方法探讨莎剧中的小丑和弄人。本文将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六世》(第二部)中的杰克·凯德、喜剧《皆大欢喜》中的试金石,悲剧《李尔王》中的弄人以及传奇剧《冬天的故事》中的奥托利克斯为例,对莎士比亚的小丑和弄人在戏剧结构和主题上的功能进行探究。本文指出这些戏剧人物在继承英国本土和欧洲大陆的戏剧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悠久的欧洲愚人文化传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舞台上重要的文化符号。这些戏剧人物背负着“傻瓜”之名,是人类愚行普遍存在的象征,但他们也是莎剧中“天生的哲人”,大智若愚,诸事洞明。莎剧中的小丑和弄人虽然在表现形式和戏剧功能上存在差异,但他们都以独特的视角和传统的话语权讽刺社会权贵,揭示社会弊端。他们促使观众和读者重新审视剧中的人物和事件,评价传统的思想观念,为解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提供新的可能。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