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探析
【6h】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逻辑起点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人工流产的现状

1.2.2 未婚人工流产增多的原因

1.2.3 未婚人工流产的危害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1.4.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1.5 基本架构与创新之处

1.5.1 基本架构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支持理论

2.2.2 归因理论

2.2.3 大五人格理论

2.2.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3 研究对象与研究假设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假设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研究

2.4.2 问卷研究

2.4.3 访谈研究

第3章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核心表征:焦虑与抑郁

3.1 量表结果统计与分析

3.1.1 未婚组与已婚组焦虑与抑郁程度的差异检验

3.1.2 个体焦虑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

3.1.3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存在突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3.2 访谈记录与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生理需要受影响

3.2.2 安全需要受到影晌

3.2.3 爱与归属的需要面对冲突

3.2.4 尊重的需要受到影响

3.2.5 自我实现的需要无望

3.3 不良心理问题的消极影响

3.3.1 生理危害

3.3.2 影响工作或学习

3.3.3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3.4 社会危害

第4章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关联因素:人格与社会

4.1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关联因素的相关分析

4.1.1 人口学相关

4.1.2 社会支持相关

4.1.3 归因方式相关

4.1.4 人格相关

4.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2.1 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2.2 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度的回归分析

第5章 问题的回应策略:社会支持、干预与预防

5.1 缓解个体不良情绪的干预建议

5.1.1 医疗机构的围术期干预

5.1.2 归因干预

5.1.3 人格培养

5.1.4 推广流产后关爱服务

5.2 预防未婚先孕的策略:多元社会支持

5.2.1 加强性观念和性知识的基础教育

5.2.2 优化学校的相关管理

5.2.3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5.2.4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5.2.5 加强媒体的正确引导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附录2 人际归因量表

附录3 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

附录4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5 抑郁自评量表(SDS)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实施人工流产会发生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对受术者或再次妊娠时对母婴均可产生不良影响;未婚人工流产女性除了要承受早孕反应、人工流产带来的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外,还要承受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禁忌带来的精神压力。这些身心创伤,将会长期威胁她们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她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家庭和生育,严重的甚至有社会危害。本文以未婚人工流产女性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妇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室预约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30岁以下并自愿配合的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每套问卷包含5份专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归因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及人口学信息若干,共回收有效问卷81套,包括已婚者38套,未婚者43套。并对其中7位配合度较高的未婚女性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精神医学的角度,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多维度探讨,并提出了干预与预防的策略。 t检验结果显示:未婚组焦虑和抑郁程度分别为(48.79±7.81)和(50.91±8.84),显著高于已婚组的(40.70±9.23)和(41.54±10.54)(p<0.01),可见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结合受访者访谈资料,从马斯洛五个需要层次的角度梳理了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同时,分析指出这些不良心理问题的消极影响。在人口学信息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人际归因量表、大五人格量表(NEO-FFI)的各维度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的基础上,以焦虑或抑郁水平(SAS或SDS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以与未婚人工流产妇女的情绪相关性显著的多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使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给出了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的神经质、内-外归因倾向、年龄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焦虑水平影响最为显著,标准回归系数为0.477、0.315、-0.273;人格的神经质和年龄对抑郁水平影响最大,标准回归系数为0.613和-0.269。此外,人格的谨慎性、外倾性和开放性对客观社会支持影响最大。可见,人格与社会因素是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重要关联因素。 建议从围术期心理干预、归因干预、人格培养,以及推广流产后关爱服务几个方面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进行干预,以缓解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不良情绪。并呼吁从加强性观念和性知识的基础教育、优化学校的相关管理、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媒体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等方面加以正确引导,期望能够建立多元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各系统的共同努力来预防未婚先孕,从根本上缓解未婚人工流产这一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