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身份认同研究--以N大学教育学科研究生为例
【6h】

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身份认同研究--以N大学教育学科研究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基于个人的跨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

(二)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跨学科研究生的综述

(二)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跨文化适应与认同关系的综述

(四)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跨学科研究生

(二)教育学

(三)学科文化

(四)学科文化适应

(五)学科身份认同

五、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适应理论

(二)身份认同理论

(三)跨文化认同理论

六、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适切性

(二)质的研究的过程

(三)研究者的思考与反思

第二章 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身份认同历程

一、感知学科文化差异

(一)学科思维方式的差异:“没有确定性嘛!”

(二)学科价值取向的差异:“文科都不务实!”

(三)学科语言差异:“进门容易入门难!”

(四)学术生活差异:“全部都是自习!”

二、不同应对方式的形成

(一)积极型应对方式

(二)消极型应对方式

三、差异化学科身份认同的形成

第三章 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身份认同类型

一、整合型认同

(一)“最高兴的事情是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二)“缘分!”

(三)“两个学科对我同等重要!”

二、同化型认同

(一)“哎呀,我真是选对行了!”

(二)“教育学是我可以长久做下去的事业!”

三、矛盾型认同

四、分离型认同

(一)“后悔报这个学科!”

(二)“不愿意说自己是学教育学的!”

(三)“不喜欢,但是还得在现在的专业里生存下去!”

五、边际型认同

第四章 跨学科适应与身份认同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个体的功利化倾向

(一)跨学科动机功利化,缺乏跨学科学习兴趣

(二)现实与期望不符,引发跨文化心理不适

二、学科的文化壁垒

(一)学科部落的文化差异,导致跨学科适应困难

(二)学科文化的规训作用,引发刻板印象

第五章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对策的思考

一、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建议

(一)端正跨学科动机,培养对新学科的兴趣

(二)积极应对学科文化差异,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二、对院校培养方式的建议

(一)增设学科基础补习课程,克服跨学科适应困难

(二)增设心理辅导,建立跨学科心理支持

(三)导师加强个性化指导,完善跨学科学业支持

(四)了解跨学科研究生的期望,增设就业指导课程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徐燕;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水红;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生; 身份认同; 大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