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市场获得、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基于沪苏浙皖地区的数据
【6h】

市场获得、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基于沪苏浙皖地区的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工具

1.4 论文基本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回顾

2.2.1 新经济地理学之前产业集聚的研究

2.2.2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2.3 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

2.3.1 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割裂的传统

2.3.2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

第3章 沪苏浙皖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特征事实

3.1 引言

3.2 地区差距的描述性证据——基于分产业的基尼系数测度

3.3 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3.3.1 基本概念辨析

3.3.2 沪苏浙皖地区制造业集聚的趋势

3.3.3 沪苏浙皖地区各城市制造业变动趋势及特征

3.4 市场获得的区域分布

3.4.1 市场获得测度方法的选取

3.4.2 沪苏浙皖地区市场获得的数据描述

第4章 沪苏浙皖地区的市场获得与产业集聚研究

4.1 引言

4.2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模型

4.2.1 模型假设

4.2.2 模型建立和分析

4.3 沪苏浙皖地区市场获得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计量模型设定及说明

4.3.2 实证结果及解释

4.4 小结

第5章 产业集聚对地区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产业集聚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机制分析

5.2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模型

5.3 计量模型的设定和说明

5.4 估计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可能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和“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但该地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地区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何协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沪苏浙皖地区为例,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解释产业活动空间分布对地区差距的内在影响机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沪苏浙皖地区产业活动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是什么?这种产业活动的空间分布形式对沪苏浙皖的地区差距有怎样的影响?
  论文共分为六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研究思路和工具以及文章的基本结构等四个部分。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阐述产业集聚机制,构成本文对沪苏浙皖地区产业集聚内在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而新经济地理学与内生增长理论的结合则为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与地区差距提供了基础。第3章沪苏浙皖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特征事实中,对这一地区产业集聚的基尼系数从产业层面进行分解,得出第二产业是该地区内部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考察工业中容易产生集聚的制造业空间分布情况,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该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总体趋势进行了测度,用区位商衡量了这一区域各城市制造业的变动趋势和特征,得出该地区制造业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且有上升的趋势;最后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要素-市场获得,从区域内部市场获得、区域外部市场获得两个方面进行了测度,发现市场获得高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往往也较高。第4章沪苏浙皖地区的市场获得与产业集聚研究中,将新经济地理学的C-P模型和制造业区位选择模型结合,得出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在实证分析部分,考虑到模型中可能存在联立内生性问题,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进行处理。第5章产业集聚对地区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机制之后,借鉴新经济地理学学者的方法,构建了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沪苏浙皖地区产业集聚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结论和政策建议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还指出本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